紫微课堂

古人对世界的体验:道、天、理;先秦诸子的天命观:知天命与受天命

一、古人对世界的体验:道、天、理

古人所认识的世界是一个阴阳消长、五气运行之象。道家称之为“道”,儒家称之为“天”,理学称之为“理”,当然,道、天、理都是体验世界的外向投射、模拟和象征。

命运本在宇宙之中

古人认为,“天.地、人”是大一统的“体验世界”。天,可以说便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不知天,便不能洞悉这个体验。这个“天”是历史之天。诞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文化,其核心是“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其蕴涵在战国、秦汉之际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说周人的天,展现为天下大-统,那么战国、秦汉之际的天则表现为天、地、人大一统。

而在古人看来,命和运是-一个整体,但各自又有所主及不同的特点。“命” 是先天及内部因素,是人的灵魂、身体,是人的命运的主体骨架、主要成分。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都在整个宇宙之中。

古人对世界的体验:道、天、理;先秦诸子的天命观:知天命与受天命

命与运的哲学思辨

人的命运为什么会不同?古代圣哲是通过阴阳五行来解释的。宇宙星体不停运行,相互作用,产生了宇宙力,古人称之为阴阳五行之气。宇宙的力量无穷无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宇宙间万事万物。人乃万物之灵,其命运也是宇宙力作用的产物,人对宇宙力的影响也最敏感。人与宇宙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不同的时空场所,宇宙天体对人的影响力不同。宇宙天体瞬息万变,而出生时间和出生地经度都相同的人极少,加上遗传、家居环境不同,所以人的命运也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阴阳五行是气,它所表象的命运,则显现为不同“成分”构成的气。对每个人而言,由于各,人禀受的分量不同,故而造成个体之间的差异。“禀清纯厚渥之气者,其象真禀浊驳粘薄之气者,象不真。”人生天地之间,天施地化而成。故而人象天地,与天地同气,三者合以成体,各个特定状态的气都处于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气中。通透了阴阳五行之象,便可洞见“万物与我为的世界”。宇宙事物无论巨细都充溢着相同的生命,蕴涵着世界全体的“信息”,遵循着“类固(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同应”的原则,交感互动,因而这个世界是全息的,阴阳五行便是全息之象。个人命运本在宇宙之中,这便是知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二、先秦诸子的天命观:知天命与受天命

从现今出土的甲骨卜辞以及鼎器铭文上看,“受命于天”的刻辞不止一次出现,说明早在殷周时期,天命观就已经在中国古代先人的头脑里扎根了。

先秦诸子天命观

中国哲学向来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知天命”与“受天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先秦诸子都很重视“命”。

中国先哲言命之论,初盛于先秦。“孔子言知命,墨子言非命,孟子言立命,庄子言安命顺命,老子言复命,荀子言制命,《易传》、《中庸》、《礼运》、《乐记》言至命、俊命、本命、降命。”先秦诸子之说,各不相同,以下仅以孔子和孟子为例作说明。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孔子, 就是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他早年奔走列国,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所用,这才深深地省悟到,命运的力量是如此厉害,而这时,他已年至五十。“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他从不知命到知命这一思想转化过 程的最好说明。

而在“知命”的同时,他还敬畏命,正如他所言一“ 畏天命”。有意味的是,除了自己“知命”、畏天命外,他和他的弟子还不遗余力地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他认为: -个人的生死贫富都是命里早就注定了的,作为一一个君子来说,非得“知命”不可,否则就够不上做“君子”的资格。

古人对世界的体验:道、天、理;先秦诸子的天命观:知天命与受天命

孔子的这种天命思想,在孟子身上得到了新的反映。《孟子.万章上》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意思是,没有人叫他干,而他竟干了,这就是天意,没有人叫他来,而他竟来了,就是命运。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还说:“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前者是说,不管命短命长,我都不三心二二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后者是说,天底下人的吉凶祸福,无一不是命运, 只要顺理而行,接着的就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立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下面(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见,孟子也认为天命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天命观的演变

天命观源于中国古代宗教观念,特别是殷人对“帝”或“天”的信仰。古人把天当做神,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命运。从古器物发掘中所见到的甲骨卜辞,彝器铭文,说明了当时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可见,“天命”说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流行,而且被用来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的合理依据。这正好也说明:天命观不仅仅在哲学思想史上有意义,更与早期国家理念的演生历史有紧密联系,甚至在之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 天命”一直被视为国家正统性及合法性的依据。

天命观在中国古代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变化:第- -次 是殷周之际以“天命靡常”为中心的天命观的变化;第二二次是周秦之际以五德终始说为代表的新的天命观的出现。二者皆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有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变化的产物。

在天命观第一次变化时,殷商纣王无道,周依靠重人事,修道德,实行仁爱之政,使天下归心,万民顺附,取代了商朝。于是,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要镜鉴前代的盛衰、治乱,反思桀、纣淫乱败亡的教训,承继禹、汤明德隆治的经验。认为天命必须和人事相配合,不尽人事,仅信天命,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尚书》中说:“天命靡常,唯德是从。”“天命靡常”的天命观顺应了周克殷的历史变化。

周秦之际,随着西周的衰亡,人们便不再相信“天命”能够恒久维持它的惠爱、公正和全能,于是出现了“天命不彻”(彻,常规)的言论,开始背离周初统治者为统治需要而具有“常规”(辙)的“天命”。天命观再次发生了演变,尤共是阴阳家代表邹行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创为“五德终始”之说,影响甚大。这种演变其实基于古人对天的知识的增长,也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从哲学思想和历史发展的关系的角度看,天命观的这种演变取得了先秦儒家的天命观所不能比的积极进展,标志着- -个时代的结束, 又预示着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从殷周之际的历史情况看,周的天命观有激进的意义。它反对天命在一个民族身上的旧的天命观,提倡“天命靡常”,而以道德性为天命的标准,具有普遍性和人文性。但至战国中叶,以儒家天论为代表的周代天命观已经落后,不适合时代需要,于是再出现从自然的普遍秩序与规律来说明天命的转移的新理论,乃因当时中国人对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 命运 天命 五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