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需借着风水改善环境以广纳福气,防止秽气,这便是风水与气的主要功能
“气”是风水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汉代时,风水学、《易经》玄学思想及董仲舒“天人感应”等谶纬学说的影响下,原有的相地术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结合在一起,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推理条件。唐宋后,程朱理学兴起,相地术的理论构架日臻完善,即其不仅着眼于山川形势、藏风得水等方面的内容,又与占卜、宅主“命相”和“黄道吉日”等结合起来。
人体中气的主要能流,像交流电那样沿着相应于脊柱的人体中心轴线上下垂直流动。这些能流围绕着气场不断流动,从而形成了能流所交织而成的、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
在暗室中用光电倍增管和新的电视技术对人体进行测试,可以证明一般人都可通过意念活动使人体场增强15%少数人可增强一倍以上。
人体放出的能量多出自太阳穴、头顶、手。能量的强弱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气”是生命的元气,存在于天地之间而感应于人。“气”是中国风水学的核心这一点在各种风水理论中都被反复提到。人们应用风水学,终极目的就是要做到使生气聚而不散,生生不息。
在国外,美国罗系巴哈1987年所著的畅销书《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中,也曾精辟论述“气是风水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断言:“认识气,便懂得风水的全部。”
那么,“气”为何物?风水讲“气”;中医讲气;道家讲玄,讲元气,讲道;儒家讲浩然之气;气功也讲气,气的本质当然有待进一步探究。就现代科学来解释,气是在各种物理场中广泛存在的具有波粒二重性的微波和超微粒子。换句话说,气也就是微波,有能量,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不可见的无形物质。气与形,又是什么关系呢?在明末清初学者宋应星的不朽之作《天工开物》的《论气·气形》篇中说:“盈天地皆气也。”指出动物、植物、矿物都是“同其气类”,都是“由气而化形,形返于气”,并说:“有形必有气。”
气弥漫于宇宙时空里,天、地、人也都与之感应而使之广泛存在。气在天则为风水所寻求的天气,在地则为风水所寻求的地气(寻龙捉穴),在人体则为存在于人的生命之中的人体场。
人的生物场有周期性波动,这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关。人体还存在一个与思维过程有关的场,并名为“思维场”。
环视各国对人体科学研究目前的进程和动态,可以得出下述研究结论:人体也存在场,即人体场;人生存于一个万有能场的宇宙中,并从宇宙地场中吸取能量,并同时向宇宙场发射能量。
所谓“宇宙地场”,即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或活动的场所。风水最讲的就是人气、地气。地气有好坏差别之分,人气也有好坏悬殊之别。常听说谁与谁“不投缘”,谁与谁“投缘”,其实,“投缘”即“同气相求”,用五行的话说叫“相生”;“不投缘”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五行叫“相克”。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好的“气场”。因此,人们才需借着风水改善环境以广纳福气,防止秽气,这便是风水与气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