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术中,择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
风水术中,择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所以:“寻龙择地须仔细,先须观水势”,“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水受到了风水家的特别重视,认为水是山的血脉,凡寻龙至山环水聚,两水交汇之处,水交则龙止。如扬州、梧州、成都、武汉、重庆、桂林、天津、上海、南京、南昌、长沙、西安、太原、杭州、广州、福州、哈尔滨、兰州等城市的形成便与此有关。由于水流的弯曲缓急千变万化,风水家也将水比作龙,称为“水龙”。
风水家取舍水的标准,主要是以水的源流和形态为依据的,“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认为来水要弯曲,横向水流要有环抱之势流去之水要盘桓欲留,汇聚之水要清净悠扬者为吉。风水理论中对水的认识除了考虑了灌溉、渔盐、饮用、舟楫、设险之利处,还很注重对水患的认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水的刚柔两面性,水淹、冲刷、侵蚀等水害,使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合理选址和建筑防御水患等措施。
河流在地形、构造、岩石等的限定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弯曲婉转的状态。由于水力惯性的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曲的凹岸,使其不断淘蚀坍岸;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既无洪涝之灾,又可扩展基地,发展住宅。同时,冠带状的弯曲水流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而“反弓水”被认为会“退散田园守困穷”,十分不吉利。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因此可多为今日选址所借用。如选择河流凸岸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的台地作建筑基地等。
在古代,选择建筑的基地(“穴”)后,为慎重起见,要开挖探井验土这个探井相当于现在地质调查常用的探槽。验土以“土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为佳,深浅度数,随地酌定,见浮土已尽,土色已变,或五色成备,或红黄滋润,便认为是得到地气,这是风水中的“辨土法”。考到土壤结构对建筑的承载力,古人还总结出了称土法,据《相宅经纂》描述:“取土一块,四面方一寸称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五、七两为中吉,三、四两凶地。或用斗量土,土击碎量平斗口,称之,每斗以十斤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以此来推断土壤的密实性和地基承载力。古人的土壤称重法虽然不那么科学,但在当时来说却是行之有效的,如果吉凶观念的本内涵是指承载力大小和透气渗水性好坏,那么,是完全符合现代科学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