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还意识到水在生命繁衍中的价值,同时也意识到水在区域划分与方位识别中的价值
古人还意识到水在生命繁衍中的价值,同时也意识到水在区域划分与方位识别中的价值。同样道理如同把山称作龙一样,将水也称作水龙。山龙和水龙就是所处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影响“气”生成、运动的最重要条件(见表2-1)。同时先民对水的认识不仅仅是对有形的山川湖泊,而且也意识到云、雨、气之间的生成转换关系,但此处只针对地貌特征,即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进行陈述,并界定为地水。相应的将云、雨、冰、雹、霜、雾界定为天水,并将所有生命体内之水界定为生物水,而风水正是要通过择居营建使这三种水能够周而复始进行良性交换并朝着有益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先民跟河川有密切的关系,河川是先民们生存的自然条件之一。文字出现以后,即有河川的记载。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河川及水利活动的记录。甲骨文“水”写作冷从形式上可以看出是以流动性为依据的,但同时出现了两种写法,说明一种认识是水主体流动呈弯曲状,而两岸的点代表岸边可滞留空间,岸堤是具有点状可塑性的;另一种写法则说明,是以岸的曲折性为依据,而以点代表水的点状可塑性。这是从两个角度对水和岸的观察、概括,从侧面反映了相对性思维的开端,并且也反映出对事物变化的高度概括,这甚至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反映事物波粒二象性的图示。华夏民族的这种辩证思想至少在商代时就已显露和确立,这不是单纯的看到白天和黑夜,温暖与寒冷的对立,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只是观察角度的改变而造成认识的变化,但其核心是一致的,这也是后期风水中对事物看待与评价的基本视角和方法。后期所有知识的积累都是在印证早期的这一智慧,并不断推进。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记载了全国大小河流二十多条,主要是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禹贡》记载是以九为区划,即黄河、长江、淮河、渭水、汉水、浼水、黑水、弱水、洛水。《管子·度地》则从形态上将地表水划分为四级’。《尔雅·释水》中则按照河流主支流关系将地表水分为五类”。古人对水的模式认知与山相似,也是三、四、五、九的规律。同时最初水是随着山而一同被观察的,而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时已作为独立客体被分析’。可以看到对水的观察已逐渐从山中剥离,这也是先民开拓疆野,不断探索的结果。
起初对山的认识是独立的,认为水自山出,山系本身就可形成区域划分,之后随着对水的深人认识,水的观察逐渐独立成型,而反过来又影响了山系的发展,山水逐渐交融,其核心是一体的。只是在内容上各自细化发展。这一发展方向也是“风水”不断演进的依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不仅仅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样也是可以引发命运变迁的自然要素。这种变化的特性决定了“水”在“风水”中的重要地位。在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下游曾发生大改道"。这一灾害期影响了古人对水的敬畏意识。同时也从侧面确立了“山”作为择居、避灾的重要性。这也包括对突起地势即阳穴的选择。而其后又逐渐认识到水流对于地形的破坏与改变,所以对于水就更为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