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书房

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五行的出现与日月五星及天文历法密切相关

那么,为什么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遵从五行法则呢?宇宙万物的运动并非杂乱无章,各行其是,而是步调相应,秋序井然。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与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变换,对于事物的形成和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内经》:“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一年四时是由阴阳五行的消长变化所形成,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壮大、衰老和死亡,使万物的运动变化按照同一节奏进行。这就是万物运动,必然随着四时节气的周而复始,表现出与大宇宙相应的运动周期性和节律性,从而使万物内部形成相应的五行功能结构。“大宇宙为五行母系统,以四时五方为核心,向外伸延开去。万物又各具有一个五行子系统。母、子系统之间具有鲜明的同构关系和统一的运动节奏。它们之间及其五行内部之间,不断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和反馈联系。”(见《中国系统思维》)

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五行的出现与日月五星及天文历法密切相关

明阳合历,是以阳历年(回归年)为岁,湖望月为月,以用月调整节气。而五行、干支系统则属于公度年系统。通过公度年系统,将回归年与湖望年严谨、有序地融于一体。首先,将一年分为五季,每季72天,其中每一行又分为阴阳两部分,每部分为36 天。《管子•五行》说: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睹王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从冬至甲子至乙亥72 日为木行,继之丙子至丁亥 72日为火行,继之戊子至己亥72日为土行,继之庚子至辛亥 72 日,最后是壬子至癸亥72日而毕,恰为六个干支周期的结尾,共 360 日整。

五分法是大一统宇宙原型论的产物,根据“天人合一〝理论,“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时有五季,空有五方,人有五藏…因此,五分法显然是阴阳五行说的具体内容,并作为大道模式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标淮,故《内经》日:“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道,指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通过天度,气数来体现。《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度是测量宇宙时空日月星辰视运动尺度,气数是万物化生的定数与变数。有了天度、气数测量,使天运自然有规可循。故《素问•两合真邪论》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管子 •幼官》日:

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

春⋯⋯八举时节,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治燥气,用八数。

夏⋯⋯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

秋⋯⋯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听商声,治湿气,用九数。冬……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听徽声,治阳气,用六数。

上达近行数与河图数的結合,长夏五行时指班用五之生数,其余春用八,夏用七、秋用九、冬用六,皆与《内经》所用相吻合,这与《易•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五份相得而各有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从中也看出河图、洛书的影子。

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五行的出现与日月五星及天文历法密切相关

《管子•五行》日:

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

《史记 • 历书》日:

黄帝考定星历,以立五行。

继之《史记 •天官书》日: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由此可见,五行的出现与日月五星及天文历法密切相关。依据天人合一观念,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时间上有五时,空间上有五方,人体有五藏…⋯通过阴阳五行之道将时问和空间统一起来、天地人万物统一起来,形成大一统的宇宙时空观念,而这种大一统观念的本质是“五”。这个“五”的皇极“数”,在河图、洛书、文王八卦等中占有中心突出的位置。

古人正是在把握宇宙万物的时空节律性、全息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从而概括抽象出;阴阳五行这个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内经》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五行 历法 天文 时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