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有人认为,预言纯粹是胡编乱造,毫无根据。其实,如果对这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作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预言的产生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学说和阐述方法。为了使后人真正理解预言的内涵,预言家往往煞费苦心,精心加工,把所要预示的内容巧妙地嵌入文字和图画之中,虽然曲折隐秘,但又能破译解读。因此,现在能见到的中国古代预言大多数是一种简明的字谜,既通俗而又不粗鄙,讲究音律,便于流传。配有图画的预言更显得直观,给后人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亘古通今,宇宙天地间充斥着诸多的两两对应现象。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山川高下,万物枯荣,季节有春夏秋冬,方向有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等。联系人间的关系,就有了男女、尊卑、贵贱、吉凶、福祸、善恶等一系列的对应现象。通过仔细地观察,古人自然而然地发现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有规律地发生变化,于是,就归结出一种简单的公式一-阴阳关系。

翻开《周易》可以看到,卦爻的排列完全是按照一和--组合而成。这种对比关系,激发起人们创造出阴阳学说,把宇宙间的万物都纳入一个互相交感的系统之中。推而广之,阴阳学说很快就被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了争夺和战争,当然,也有和平时期。古人从各种传说以及自身经历可以得出结论,不管天下大乱数年、数十年,到适当的时候,还是会走向大治;而不管天下如何太平,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后,也是会爆发战争的。治乱交替,竟如同日月运行、草木枯荣那样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言。

预言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阴阳学说。请看图30: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这是《推背图》的第一幅,只画了一红一白两个相交的圆。红的圆圈代表太阳,白的圆圈代表月亮,两者相交则意味着日月交替,区分白天黑夜,严寒酷暑,从而也代表了社会的治乱一一和平与战争。据说,只用这两个圆圈,就可以揭示天地间的所有奥秘!图下的谶言诗说得更加明确:“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另外,《推背图》最后一幅的谶言诗内容基本相同:“一阴一阳,无终无始。终者自终,始者自始。”

在其他的一些预言中,差不多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语言。如《藏头诗》的最后一段,李淳风对唐太宗说:“此后一治一乱,两两相至。酉戌之年,人数尽矣,天地合矣!”相传西周吕望所著的《乾坤万年歌》中,有“我今只算万年终,再复循环理无穷。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的语句,由此可见,凡是提到社会发展变化的预言,毫无例外地都依托了主张循环运行、周而复始的阴阳学说。

中国古代预言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五行学说。早在上古的黄帝时代,就归纳了自然界的五大元素一水、火、木、金、土,并且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就是由这五大元素演化出来的。

这种观念,在《尚书》的《洪范》篇中,却被描绘成是由上帝专门派人送给夏禹的,是为了表彰他治水有功。

应该承认,五行观念并非是中国仅有的。在古代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有一种著名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而物质的基本元素是地、水、风、火。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是由永恒的火构成;而另一位学者恩培多克勒则以火、水、土、气作为“四根”。由此可见,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各文明古国都有着相似的观念。而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差不多把同类的事物都用五行的特性来包容在同一个系统,如五方、五色、五味、五脏等。请看下表: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通过以上的分类排列,不难看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和各种现象,都被归人五行学说之中。那么,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最初的五行学说是五行相生说,专门用来解释四时的运行和万物的变化。春季气候温暖,是草木萌芽和生长的季节,属于木德。木生火,春季转入夏季。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旺盛,属于火德。火生土,夏秋之交属于土德。土生金,秋季就属于金德,表现为万物凋零,有肃杀之气,如同金属制造的兵器和刑具对人有杀伤作用一样。到了冬季,气候寒冷,万物蓄藏,如同水藏于地下或水性寒冷,所以金生水,冬季就属于水德。五行相生关系请见图31: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对五行学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五行除了相生关系,还存在相克(或者叫“相胜”)关系。他把阴阳学说和五行相克学说揉和在一起,创造出政治意义上的“五德终始说”。请看图 32。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按照邹衍的解释,人间的各项活动都与五行相通,互相影响,并引起各种机祥变化。他认像离黄韓軒为,天子之所以登上龙位,是因为他得到了五行中的一德,上天也会眷顾他,同时还显示出种种符瑞;而一旦天子的德衰颓了,就会由相克的另外一德的代表人物起而代之。照着五行相克的次序周转下去,历史上便有了改朝换代。

为了证明五德终始说的正确,当时有一种说法十分流行。黄帝兴起的时候,上天显现了黄龙和大蚯蚓,黄帝认为是“土气胜”,所以他做了王以后,颜色尚黄,制度尚土。因为是木胜土,所以取代黄帝建立朝代的夏禹得到了天上的预兆,草木到了秋冬仍然不会凋零。于是禹下令换用青色的衣物,制度尚木。此后成汤灭夏,就引用五行中金克木的次序,颜色尚白,制度尚金。周文王号称得到了火德,上天显现火的预兆,另有赤鸟衔丹书聚集在树上,所以周朝举国上下崇尚赤色,制度尚火。邹衍和他的徒众预言,取代周天子而拥有天下的必定是“水德”的代表人物,而且应该崇尚黑色,制度尚水。

作为东方著名的阴阳五行理论专家,邹衍曾经周游北方列国,游说各国君主接受他的学说。可是,他的运气不佳,除了受到礼节上的尊重外,没有谁愿意重用他。从历史记载来看,大概要到秦始皇的时候才真正推广了实行邹衍的理论。

如果说“五德终始”理论初创时仅仅是解释以往朝代的历史,还算不上是预言的话,那么,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就已经从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秦始皇认定自己是取代周天子,所以应该是居于克周火德的水德。麻烦的是上天迟迟不肯显现符瑞,于是就有人对他说,早在五百年以前的秦文公在一次出猎时捕获一条黑龙,上天就已预示水德取代火德的结局。不管这种说法是多么牵强,秦始皇却不以为然,认认真真地照此实行。他下令衣服和旌旗都换用黑色,数字以六为标准,如符用六寸长的竹简,坐车用六匹马拉,车轮的轨距是六尺。秦朝的制度严厉刻薄,也与水德的凛冽寒冷有关。甚至连黄河也被改名为德水,说是与水德的开始相互吻合。

汉高祖刘邦出身平民,可能对阴阳五行和五德终始说一知半解,或许也可能不承认秦朝是用水德克周的火德,总之,他做了皇帝之后,宣布汉朝仍是居于水德,服色制度一仍其旧。

天下预言面面观之从阴阳五行到五德终始

这番举动,引起了臣下的不满,纷纷提出改制的要求,屡屡抗争,吵了大约有一百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才由武帝正式决定改制,宣布汉朝是居土德,衣服、旌旗全部采用黄色,数字改用五,连官员的印章也一律改为五字。这样,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五行相克学说和五德终始理论在政治实践(朝代更替)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从此,预言家完全可以按照这套理论模式来预测身后千百年的国家大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王莽早就声称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虞帝的苗裔。既然黄帝是属于土德,那么自己也是应该居于土德。

可是,汉武帝时已经确立汉朝是土德,又有什么办法改过来呢?再说,总不见得新建立的朝代仍然继承前一朝代的传统,不作变化。王莽确实聪明,他看到五行相克的说法,无法解释自己取代汉朝而又要居于土德的地位,马上改用了五行相生的说法。他提出,改朝换代有两种类型,一是靠征伐诛杀,后一德克伐前一德,所以用五生相克说,像汤伐夏、周武王伐商等,另一类是通过“禅让”天下而实行政权和平交接,所以只能用五行相生说。王莽是属于接受“禅让”的,因此,传给他这个土德君主的朝代就必须是火德(五行相生,火生土)。从此以后,从汉高祖刘邦算起,都被人称做“炎刘”或“炎汉”。在前一章提到的刘秀起兵前所得到的预言-《赤伏符》 一不也分明说了。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五行 卦爻 预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