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专题

《乙巳占》、《开元占经》与隋唐时期的星占之学

星占之学在中国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因为在阴阳五行理论中,人世间的一切是与上天的日月星辰紧密相对应的。《汉书·天文志》言:“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虚实阔狭,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历斗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抱珥虹蜆,迅雷风妖,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之象形,乡之应声。是以明君睹之而寤,饬身正事,思其咎谢,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也就是说,星象的一切变化均与人间的各项事务紧密相联,日月星辰等各种星象不过是“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因此人事间的政治自然也就与星象有了相同的背景,完全可以相互呼应,相互影响,“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这种认识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星占学最重要的特点。

星占之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星占体系,考古中已有大量相关的文物出土,当时还出现了众多星占学的著作,如著名的《甘氏占》、《石氏占》(即后人所说的《甘石星经》)应该都完成于战国时期。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星占学书籍数量也颇为丰富,比如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竹木简。此墓有明确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帛书共计44篇,除了《周易》、《春秋事语》、《战国策》、《老子》、《黄帝书》及不少医学文献外,属于星占学方面的重要典籍有《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等;1977年发掘的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墓主是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卒于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墓中所出竹简书籍很多,其中也有属于星占学的《五星》、《星占》等珍贵的数术类文献。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认识,使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星占学说的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的星占之学同样十分发达,保存下来的相关文献,除了《灵台秘苑》外,还有《乙巳占》、《开元占经》等多种。《灵台秘苑》是隋朝天文学家庾季才所作,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精于星占之学,曾仕梁、北周、隋三朝,他运用自己精湛的星象知识,对当时的政治颇多建议,其传记可参《隋书》及《北史》本传。《灵台秘苑》全书共120卷,可惜该书在北宋经王安礼奉敕删订后,变成了15卷本,绝大部分内容均已不存。另外,唐代也有一些重要的星占学著作,最著名的就是李淳风的《乙巳占》和瞿昙悉达的《开元占经》,《乙巳占》共十卷,《开元占经》则达120卷,二书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星占学的集大成之作。

《乙巳占》、《开元占经》与隋唐时期的星占之学

《乙巳占》的作者李淳风为岐州雍县人,其生平详见《旧唐书》及《新唐书》本传。据载,李淳风自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唐太宗贞观初年,他曾驳傅仁均历议,多所折衷,被授为将仕郎,直太史局,后任太史令一职。李淳风在星占学和历算学方面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曾重新研制了浑仪,受到唐太宗及众人的交口称赞;他还增损刘焯《皇极历》,改撰《麟德历》奏之,术者称其精密;他还根据自己的数术知识,预测武则天将会篡唐等诸事情,是唐太宗至高宗年间一个著名的数术家。李淳风的著作很多,如《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阁录》、《法象志》、《演齐人要术》等共有十几部,他还参与撰写了《晋书》及《五代史》,其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都是出自李淳风之手;他还参与编写了《文思博要》,并受诏注《五曹》、《孙子》等十部算经。《旧唐书》称赞李淳风“深明星历,善于著述",在李淳风本传中又称“淳风每占候吉凶,合若符契,当时术者疑其别有役使,不因学习所致,然竟不能测也”,可见史臣们对他的数术才能可谓是推崇备至。

相比之下,史书中对于瞿昙悉达的记载就少得多了,《旧唐书》根本就没有提到瞿昙悉达之名,而《新唐书》亦仅在卷三十一中称“《九执历》者,出于西域。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之",另外就是在《艺文志》中著录了“《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翟昙悉达集”,其余就再也找不到对于瞿昙悉达的记载。幸好瞿昙悉达家族的墓志已经被发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瞿县悉达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天竺,自其祖瞿昙逸、父瞿昙罗至其孙瞿昙晏,四代供职太史监,景云三年(712)行太史令,参加修制北魏所造的铁浑仪,开元六年(718)奉旨翻译天竺《九执历》,介绍当时印度的天文学。至于《开元占经》也是瞿昙悉达奉旨而作,从书中载有《九执历》译文,又称“见行《麟德历》”,可推知其成书时间是在奉诏译《九执历》之后,行《麟德历》终止之前,即开元六年(718)至开元十六年(728)之间。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乙巳占 开元占经 星占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