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

圣人之学以神明之德为内涵,神明之德,通于万殊;万物之情,类于形器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张载的这个看法实际上是为儒家编排了一个新的道统。关于儒家的道统说并非由韩愈首先发明,早在先秦即已提出。比如《中庸》说:“仲尼祖述充舜,先章文武。”孟子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豆道,二者皆法充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这是着眼于价值规范层面把光舜看作是儒家道统的开山祖。韩愈根据这些说法编排了一个传授系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河”。(《原道》)到了朱代,石介着眼于礼乐制度的创作层面,加上伏義、神农、黄帝三人,提出了十一圣人的传授系统,他在《复古制》中指出:“夫礼乐 刑政、制度,难备也久矣。始伏義氏历于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十有一圣人,然后大备矣……信可以万世常行而不易也。”(《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六)拿张载的道统说与前人的成说相比较,其理论特色突出地表现为两点。第一是站在神化之理的哲学高度,把儒家的道统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全面的外化化,同时包括物质生产的运作 、礼乐制度的设立、价值规范的建构三个层面。第二是着眼于历史的发展,把道统与人类文明的演进联系起来,看作是由简易朴略逐渐走向丰富完备,有创作者,也有继述者,到了孔子,才发展到最高阶段,集道统之大成。

圣人之学以神明之德为内涵,神明之德,通于万殊;万物之情,类于形器

张载的道统说是以《系辞》的制器尚象的思想为依据的。张载认为,“尚象则法必致用”,致用必先知神之所为,神即变化之道,圣人“能通其变面措于民,“因其变而栽制之以教天下”,因而所谓制器尚象就是一个明体以达用、由内圣发而为外王的动态的历史过程。缘即八卦的卦象,这是伏義仰观俯察,取之于糟粕”所首先创作出来的。糟粕是指太虚之气聚而为形器的天地法象,“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这是外在于人的客观自然的无意识的存在。伏義画出八卦对容观外界进行模拟、象征和反映,“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把无意识的存在转化为人的自觉的认识,而知神之所为,所以伏義也就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圣人,是圣人之学的最早的创作者。这种圣人之学以神明之德为内涵。

张载认为,“神明之德,通于万殊;万物之情,类于形器”。这就是说,神明之德由理一而通于万殊,由形上之道而达于形下之器,本身就是一个体用不二的逻辑结构。但是,此神明之德由体发而为用则必顺乎时,这就进人人文化成的领域,与人类文明创造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文明创造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人类必须首先从事物质文明的建设以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才能进一步去从事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因而神明之德虽为理一,其通于万殊者则因时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由此而展现为一部薪火相续、层次历然的文明演进史。《系辞》所提出的五位制器尚象的圣人,就是按照这个历史演进的程序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伏義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田以渔,创造了畜牧业。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末,末耨之利以教天下,创造了农业,接着又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创造了商业。黄帝、尧、舜在此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垂衣裳而天下治,进一步创造了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张载的作者七人之说以及他对儒家道统的理解就是以《系辞》的这一段言论为依据的。他诠释说:

圣人之学以神明之德为内涵,神明之德,通于万殊;万物之情,类于形器

柔附于物,饮血菇毛之教,古所先有。(一作无有。)

天施地生而损上益下,故播种次之。聚而通货、交相有无次之。

鸿荒之世,食足而用未备,尧舜而下,通其变而教之也。神而化之,使民不知所以然,运之无形以通其变,不顿革之,欲民宜之也。大抵立法须是过人者乃能之,若常人安能立法!凡变法须是通,通其变使民不倦,岂有圣人变法而不通也?

君逸臣劳。上古无君臣尊卑劳逸之別,故制以礼,垂衣裳而天下治,必是前世木得如此,其文章礼乐简易朴略,至尧则焕乎其有文章。然传上世者,止是伏義神农。此仲尼道古也,犹据闭见而言,以上则不可得而知。所传上世者末必有自,从来如此而己。安知其间故尝有礼文,一时磨灭尔,又安知上世无不如三代之文章者乎!然而如《周礼》则不过矣,可谓周尽。今言治世,且指尧舜而言,可得传者也。历代文章,自夫子而损益之,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不可加损矣。(《易说·系辞》)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周易 系辞 圣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