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是指《内经》为主的中医学说内相关的易学
易医之名,此充其量是指《内经》为主的中医学说内相关的易学。这些阴阳经络的表里循环等,明显是与医之于易相关。然而自古至今,医与易仍旧没见有完善的明确的对应说明,众说亦各有偏异,下面试作医易与八卦的对应探讨。医易同样是建立在先天与后天八卦阵式的两种体用,作中互与对反的不同运用,这就需要懂得分别了。
在中医易内,有些关键性的地方,因存在古今的同一事物不同名称等说法,故仍存在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例如,中医所说的心包,其实可能是指包括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在内的西医所说的心血管系统,中医则可能特指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与心脏附近相连接的经络系统。对于六腑的三焦则较好理解,是上、中、下焦合为三焦的体系,是指除首脑四肢以外的,以横肠膜和肚脐作分界线的躯体脏腑的运化统合。三焦之名位,古今中医多有争论,结合参考道家的解说,则甚为有理,所谓焦者,从住从大,是指集火气,即粤称之为热气、上火之类的容易炎症处。三焦是一个人集成的机能体系,上焦主呼吸运化,中焦主食物运化,下焦主水液运化。故三焦湿热炎症者,上焦多为咽喉炎。中焦多为肠胃类(含十二指肠),下焦多为肾炎或膀胱炎。三焦,无形而有名也,为气血谷液之通道也,附系于脏而相互连通,强名为腑也,故亦有形而无名。焦,集火也。《素问》为,“凡气因火变则为焦。”命门,实为体内之性器化其间也,之火为能源也。男为精囊,女为卵胞。其气血系之处,为两肾之中下处,亦为先后天之本归合处也。其左右者,亦为左阳右阴,上下有别也。性从心生,命从口令或合邑。性为上田,中系于心,下引于性器,为末本也。命为下田,内藏于腹,外合于身生,为小大也,符契如目象,张介宾指喉间动脉为人迎,两手之脉俱为寸口。此认同张介宾之说,因既左右脉皆言寸关尺,何必又另以人迎别称之。此寸口人迎。乃相应阳阴出入之玄闡而言。而女子胞则较易理解,是指今女性子宫及其附件之名。对于脾脏,在某医易类书籍中似未曾见有明确说明,致使笔者开始曾认为,从位置与功能来说,中医的脾脏,极似是指包括西医所说的胰脏在内的器官。即使在某些解剖图示中,亦并未明确指出脾脏的具体位置,直到笔者查阅字典或道家书籍时,才知道脾脏的具体位置。中医简单的描述是指脾位于中焦,功能主运化、升清、统血,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字典中有这样描述的,指脾脏,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椭圜形,赤褐色,是个淋巴器官,也是血库,有制造新血球和防御细菌侵害身体的作用;
另有指为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是贮由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而胰腺。是人和高等动物的腺体之一。在胃的后下方。呈牛舌状,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还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体内糖的新陈代谢,也是西医认为控制血液及血小板之类的器官,旧有称为膜脏;又有指为一种大的复合性消化腺,位于第一腰椎的前方,胃的后方,形状略似铁锤,胰头被十二指肠环绕,通过胰管胆总管合成胆胰管后与十二指肠相通。脏多指功能性主体内藏器官,腑多指运藏性辅用官府器官。因此,认为要理解医易,首先要在古今的名称上,能作出正确的对应和理解。当然,笔者并非医家,也苦于学识有限,勉强作探讨而已。
《系辞》内有天地数之说,即奇偶数的阴阳之别,而在《内经》中亦有近似而有差异的说法。《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细观上表的医易对照与经络,十二正经实为阴阳之手足前中后而已,其合于八卦中,是为乾坤内变之六卦面已,合于六十四重卦,则可为十二消息卦。然而本为简单的六卦对应,由于《内经》没有明确地说明,这又令不同学者产生众多的不同对应,从而又致使医易不明,但当中只可能有一种对应是正确性的。
此试作八卦对应十二正经与任督脉的对应探讨。这里先介绍一下某医易学者的通行观点,其观点为,乾卦配督脉。坤卦配任脉。这配对较易理解和合理,因任脉为众阴经之总汇,其居前面对反为阴:督脉为众阳经之总汇,其居后面对反为阳。另外,其又是认为兑卦配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良卦配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离卦配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坎卦配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震卦配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巽卦配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这种六卦配对十二经的对应,是以腑脏名的经脉与卦象作对应,但笔者的观点与其略有不同。为巽卦与震卦对调,此与表象相联系所得,例如道家先天一阳生于太阴坎于膀胱,阳真气始自督脉下上至命门的肾肝区,已属少阳需,再上背为兑肺区,过乾首下接任脉,上焦出入口与心包区为巽,接中胸离心区,再下至坤腹脐,艮脾胃区。道家说法极为玄妙,其中又有肝上接心下小肠,连脾胃返上肺下大肠,后复通肾膀胱之类说,为五行相生之法。故春风木生理应为震卦,火炎之俗称容易湿热炎症的三焦与心包应为巽卦,其它如医易对应表中断示,其中又以反象为体,对象为用,另又以上下为反象,左右为对象。
在《内经》中,对于太阴、厥阴、少阴、太阳、阳明、少阳,虽多有说明,但其对应卦象仍不十分明确,加上其中有不少是穴位名称而更易被误解,且因某些字词前后不一面还怀疑有误传被改动的可能。举例,《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较易理解,其阴阳对于病与病因而言就是体用的对反关系,阳热阴寒就是其直接的映射对应关系,在《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篇第六》中,所说及的太阴太阳等位置,均加入了如太冲、至阴,隐白、涌泉等穴位名称。而气血,气质性为阳。然而其无形而对反为虚为阴,血形性为阴,然而其有形而对反为实为阳。在《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箱第二十四》内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观此言,如以阴阳体用对反之理配应,则血反为阳爻,气反为阴爻,那么,据此对应卦符象,则太阳为离,少阳为震,阳明为兑。
太阴为坎,这都较好理解和对应,然而少阴与厥阴则有所不对应了。依笔者的观点,巽本为少阴,艮为厥阴(即大阴、阴晦),但如以此血气之多少对应,则又变成了良为少阴,巽为厥阴,这种前后不一的矛盾,就连笔者都不明白,其原因除了认为是文字上的失误出错外,则不好理解,在《思考中医》(刘力红著)一书中也有指出,说“《索问》里面有专门的定义,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而其他的二阴二阳,《素问》里没有专门的定义"。按其所说,两阳相合的卦符象有兑与巽,两阴相合的卦有艮震,虽没有具体明确,但此依二进制的八体卦对应,则兑(反之为巽)为阳明,艮(反之为震)为厥阴,另例,阴阳正经表里之说,其实在《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等中,已明确了阴经为里,阳经为表的顺序。在《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中,更又是进一步明确地说:“足太阴者里也……阳明者表也……”但不知为何,所参阅的某些医易类书籍中,连表里等简单的问题,仍还有明显误解出错的地方。故致使很多卦象的对应。都是医学者无法参照而只好自行对应。这可能是由于黄帝时期的易经,维伏羲时只注重卦符不重名辞的原因,又或说其不以《周易》为主。而以《归藏》为主。故此,医者不得易理,难以得心应手,
我们再重新看看“太阴、厥阴、少阴、太阳、阳明、少阳”这六组正经名的意思,这里,请先暂且不要以阴阳正经所对应的脏腑五行,作八卦的方位对应,而是直接先了解名称和人卦符象的原本征象。在理解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阴阳体用要作对反,太阴,从其字面意思解,本义为月之精,后泛指月亮,对应为子时北位,后天八卦阵方位原属先天为坤,衍成后天为坎,于其对反之理,坎之阳爻位取于乾,故坎中之中阳又可开卦为乾之至阳,而坎的二阴爻根所居之地原属开卦为坤之至阴,此至阴又可为另一层级的太阴,因此坎为阴中之阴,如此就很好理解了。同理,太阳本义为日之华,后指太阳,对应为午时南位,后天八卦方位原属先天为乾,街成后天为离、故高中之中阴又可开卦为坤之至阴,而离的二阳爻根所居之地原属开卦为乾之至阳。此至阳又可为另一层级的太阳。因此离于天为阳中之阳,然而离于人体而言,则降反为阴中之阳,是指离之二阳源出于中一阴之故。这也是爻数多与少的象数对反运用。坎与离相互为对卦,自身为反卦不变,故坎离互对为互补互动。坎体为坤,中用为乾之阳;离体为范,中用为坤之阴。因此,先天乾为太阳或纯阳,坤为太阴或纯阴,而后天离为太阳,坎为太阴,其差别在于所具的层级开合的不同作区别。即太极分阴阳为坤乾,再细分为坎离,其对反有如一圆周为乾,圆心为坤,圆周依圆心圆度分成六等份。六等份则为六卦体。天为阳地为例,日为阳月为阴,天地者,上下、外内也;日月者,左右、大小也。天圆地方(注,特指方并)。
目光月冥。比如,以太阳与月亮为例,太阳于天体或太阳系为乾,于地球而言为离,那么地球就是离卦符象内中二受位的太虚、太阴,月亮于地球或太阳系为坤,于地球而言为坎,那么地球就是坎卦符象内中二爻位的太一、太阳。然而乾坤与离坎的太阳太阴是有区别的,乾坤是至阳至阴,极阳极阴、首阳末用,面离坎是元阳元阴,是阳阴几微之元生与贞藏,因而符象居中正,且和谐中互面亨长,乾坤离坎摆在一起。
则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再结合此的合卦与开卦的卦爻符象。则乾为阳象之太阳,坤为阴象之太阴,相对而言,则离为明象之少阳(取合卦与下开卦符象问)。坎为晦象之少阴(取合卦与下开卦符象同)。其作对反之象,则离为中阴晦象之少阴(取上开卦符象),坎为外阴晦象之少阴(取下开卦符象),也就是,于人而言,离取中阴之少阴而非阳明,坎取外阴与中阳之合为少阴而非少阳或大阴。观此医易就是先后天的混合,或结合和分化。
坎离的说法可翻阅一下两卦的卦辞说,坎卦辞说:“有孚,维心;享;行有尚。”离卦辞说:“利、贞:亨,畜牝牛;吉。”享长盛由,利收畅也。依五行来说,坎为水离为火,火动享则收水,有如电的正极与负极,正必主动流向负极面相互交流作生化。坎辞说的“有孚”,意为具有孚萌,就是人的先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为河图与洛书之太一象数始。“维心”,意为维系内心,其于人身医易面言,就是相对(注,指对卦象》为离象之心也,可指心脏,故心由水润养和维系,面心内之血亦为水用态而開流不息,为离之“畜牝牛”也,即心包藏阴精而华为赤红之体色。离对应心置于胸中为阳中之阳,其数一为取离中坎中之数,“一者天”也,故心脏玄面系引,系引者旋合。坎对应肾置于腹中为阴中之阴,其数二为取离外坎外之数,“二者地”也,故肾脏牝而生化,生化者对分,心锻取天气地食之精。肾泌弃天气地食之华。离为心应手少阴心经,是心对反为一数作主明正,是取卦符象之中爻一阴,也可以理解为离卦的上面两爻象。
因此,手少阴心经,是指先天体位的少阴巽卦对反开合取上内后为小太阳离称少阴,从而对应为后天五行火用为心。是少阴肾经,是指先天体位的少阴巽卦对反开合取下内后为小太阴坎称少阴,从而对应为后天五行火用为心,此手足之少阴等,阴阳经均以人身前后作对反,以前为阴后为阳而命名。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于是是以手为上阳,足为下阴。
手太阴肺经。指先天体位的太阳乾卦对反取上内前为坤称太阴,从面对应后天五行金用为肺,足太阴脾经,指先天体位的太阴坤卦反取下内前为坤称太阴(变居后天体位为腹部右上歪位,即西南位),从而对应后天五行金用为脾。故手太阴配为肺经。足太阴配为脾经。
厥阴,因配对为肝经与心包经,故有指对应为巽卦与震卦,然而与笔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厥为形声字。从厂(山崖》数[jue]声:本义为石块;《说文》释:“厥,发石也”;病名,指突然香倒,手足逆冷等症;磕头,触碰;短,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日,两阴交尽也。”“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说:“所谓三阳者,太阳也……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一阳者,少阳也”,依此可推,三阴为太阴,二阴为鳜阴,一阴为少阴。《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说:“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之多少,通皆为厥,”现此拆字解,厥与逆同具有从“笋”的部件,故厥有道义。《说文》释:“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日迎。”这关东与西之角度,正是合进退之别。然而有些学者,却指出少阴为中阴二阴,厥阴为与少阳相对应的小阴一阴,指厥阴为至阴。此认为少阳震卦符象之反象艮卦,即是厥阴,对应为二阴受于内之符象。
现反观卦爻符象,艮为一阳涵幽二阴,象义为石为止。于人外显为鼻。故厥阴按理应配对为艮卦。艮的对卦为兑卦则配对为阳明,反卦为震为少阳。隐卦为巽为少阴(若按后先卦之对反则兑卦为少阴),重卦艮的参互为震坎,等等。如此以易的卦爻象等分析,则可明医易之理了。阳热阴冷,故厥阴艮多痉冷流涕而对象为兑的口干舌燥,阳明兑多喘热冒汗而对象为艮的痰多咳嗽等。但厥阴何以为震东之五行木面对应肝呢?这是对反隐显的问题,其艮之症状为显为厥阴之病,则必反之隐之为反隐卦的震巽,特别是反象的震卦,震对应人身为足,脏为肝,故应为足厥经而非手也,其隐巽对应则为风冷也。艮之反参皆肝,故足厥阴为肝经就很自然了。后天震巽艮位东与东南,故肝之位腹左或左上仄位。而治肝之宜散,是以体震之对卦为用翼。
同理,阳明为兑卦,兑的后天外象为泽为口,故显见对反为内象隐藏的能容藏的胃与大肠,大肠上应脏肺亦为兑,然胃理应为坤或艮之五行土。此认为这个胃经就是对应艮卦的,因为艮就是兑卦的对卦之象因此可知,医易之太阴、厥阴,少阴、太阳、阳明、少阳,结合四象卦及卦受符之形象等象数义理,以及体用对反显隐参互开合代分函微内外等的五维原理,认为正确性的八卦符象对应为坎(坤)、艮、巽、离(乾)、兑、震这六卦,而乾坤作为不同的高低层级而置于其中。《内经》所言之天干地支,均为时空面已,皆可对应转为五行方位的时空,惟独此三阴三阳看似简单,反而是最易偏误。如能对此三阴三阳之义理可作理解与变通体用,则诊治之运用皆可得心应手,不言自知了。如以六经卦开卦成重卦的十二消息卦作对应,就是古代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立的六经辨证,即以十二消息卦的象性对应十二正经,以三阴三阳作六经的阴阳消长的互易辨证作诊治,以天干支支之五行六律,结合这三阴三阳作六经可对应为六律(闃)六气,从而成为古医易之五运六气,放其亦可归属于运气学说。
那么,为何手足的太阴经与阳明经,厥阴经与少阳经。少阴经与太阳经,两两环系的对反连接成旋隔呢?若单独看其中的一组对是不好理解的,必须是整体来分析个中的旋圜,这就需要加入任督二脉的阴阳总汇来观其总旋圜的开合枢机,旋圜,也就是关系到道式了,其中阳为动阴为静,阳健行阴顺从。如果在旋圜的道式中,太阳系连太阴,阳明系连厥阴,少阳系连少阴,则阴阳的大小层级圜次不可变动而不能联系维持了,因为过于均衡对等了。所以要圜维系连六卦的三阴三阳,必然是从大到小,从强胜弱的旋向圜系。这才符合后开阳(牝化)物世界的偏胜旋动的自然规律。即以西方物理学而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必然是对反交错为太阳配对系少阴,少阳系厥阴。阳明系太阴,经过任督脉维,少阴转系少阳,厥阴转開阳明。其中,若以中互对反象而言,太阴对太阳,少阴反阳明。厥阴反少阳,若以平相对反象而言,太阴进相系阳明,厥阴相反系少阳,少阴退化系太阳。所以如果任督二脉不通,则阴阳不转,就会“神回不转”了。我们看到和注意到的只是手足外的阴阳经的连接,却忽视了任督二脉海的汇合,即使不同的医者对医易有不同的角度自我理解,但此医之所相应的易理,就是“对反、显隐、参互、化相、开合”等的象拟,其于卦爻符象必然需要相符相通才能合理可用。这有些像高等数学的变量与常量,代数与函数,以及相应的几何图形、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的运算。故易之为医,体也:医之为易。
用也,试问易不能明,医何以可知;医不甚知,诊治谬矣;是药三分毒,谬则反而贻害人身,致命伤寿损矣。医易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其诊治之理,亦据易而以阴阳的体用作对反等运用而已,其如损益之卦别有反,如懂易义理后,医之诊治简矣。
若以卦阵而言,太阴对应太阳,厥阴对应阳明,少阴对应少阳,则事物为先天之均衡南过于于均等。世事则无以偏胜而动旋,故必分化成后天之对反交错,以成现自然之规律。
天干以十数为体,地支以十二数为体,各以阴阳半之,则为五与六数。何以半之,皆阳主阴从。但后天阴阳体用对反,则天对反为虚为以六节,地对反为实为以五制。以六为节,有如现今数学圆周是以六为基数,例如360度等。五数,看人的一只手的手指数就可知了,阴之形体都以五数为制,信之则有如现今的十进制;六数,观古今时空数已可知,五者为日之主进,六者为月之主退。故天地干支一进一退,为相互生克节制,故年有365与366日之别。故五运六气,亦皆与此相关。中医的五运六气也有指,五运为中运(土)、司天(大)、在泉(水)、主气(木)、客气(金),其实仍与五行相应,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热)。
在《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中,则足已明确了上下左右于阴阳中的定义。例如,其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是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腺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干,推之可万,此之谓也,”此所言天地之阴阳者,应指先天卦阵。其数离散推,即有如不同的分裂所成的开卦。因此,五行对应五脏看似五数。其实若加以阴阳判分,则分阴与阳各五行数,则合之为天干十数了:如是六运对应六腑加以阴阳,则合之为地支十二数了,故三阴三阳者,细分有十二正经了。为阳中有阴阳,阴中有阴阳也;五行中具五行,六运中具六运也。
另外,对于人身的医易对应中,多以良对应为鼻与手,然而艮对应为手,巽为股,虽出于《说卦》,但也可结合宋朝陈抟的观点,说艮应为鼻,次辅为肱,肱即手臂与肩胛,手对应为巽。对于离心之位中上而偏左系后天之坤,坤胃之位中下而左系后天之乾,皆后天与先天位应作对反互合五维时空所出之故。肾为先天之本,对反为后天坎北之位用:脾为后天之本,对反为先天坤北之位用。读者可参阅卦注章节中引注的精辟独到的解说,也可参阅第一篇的自然象数的人体全息等章节。
伤寒与温热,实亦乃阴阳之易理,其手足之经亦是为阳上阴下之理,然而“阴阳互体互用,体用对反互中”。伤寒之病,是为体外寒于内而伤之故,故人身体对反面为外部体热而内郎体寒,故其有如受伤寒而发烧感冒的病患者,其必外人或病者外感之身外发热而病者内感之身内寒冷,故俗说之为发冷发热,其实患者已身内外之气已阴阳失调各离中面内外患乱、其气不能守中而易交互旋一,其于四时地理而言。北方多寒易伤寒而不易燥热。南方则相反易燥热而不易伤寒,温热之病有如燥火热病,其本皿内面标则必居外上处居多,且患者多外感湿寒而内感燥热,其阳气多经之处,例如咽喉口舌鼻附近,多有标显其热毒之患而可见可感,伤寒为外寒邪气人侵身内气之故,湿热为内燥热外泄身外气之放,治之为驱寒排热,然则标外显实易诊看而本内隐虚难断症。从而伤寒温热必趋授其标本之中气,是为阴阳互中之易理的自然规律。
此说一下天动地静。《内经。五运行大论》一节说:“帝曰: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阴……帝曰,气相得两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有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帝曰,地之为下否手?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其实动与静,图与方,均是相对性而言之,反之亦然,例如,天动则地静,天静则地动,如是天地同时动静,则难以作参照体用。比如《易经》言地之方,只是相对天之圆而言,人取用地之体而用为四方面已,这不能因此而说地球就是方而成错误之说。地球之圆不便为人所用而只为应天而用之运行,于人居住行走测量,均以取方去圆而便于利用。且方圆是为阴阳两面,天地两者总得相应对配之以方圆而用。再者,此天圆地方。疑天圆指地球的大气层之圆状为主,地方指地球地面的不规则之方为主。天动地静,有如阴阳体用,此动则彼静,彼动则此静,且依易理,必然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那么地静的相对而言的,其静中亦必有动。虽相对取用天圆地方,然吉人以《内经》为例,实早已知地球为圆形的动面偏静之体。如不知,以简单的观测月球则可便易推演而出,又或是观茫茫海面之近圆弧形,或以人远征环球观测,再对照以图方参考,以及物不离地之力,以古圣人之超贤能慧,断无难测探知之理。《内经》言实用之理才能直观诊治医病,《易经》言虚体之理才能间断容概所用。古之简单“大气举之也”,其内实有其力学之科学所在。古传至今已非易事,讹传真传混杂,且文辞表述总不如言语易于表达和理解,而传者又非皆是易理明辨之人士,又因古人言论辞简短意双关而以暗示者居多,学说多像佛道所说之立地成佛。皆靠自悟者居多。传至今日,如非有西方科技结合参照,其理更是难明而沦为迷信不明之学科。然如气功之类。仍然是现今科技难以观测而超然于科学之外。古圣人此等内观返照所知无不知之超常能耐,绝非我们大多数凡夫俗子所能容易体会得到的,然亦如今之彩超类。又如其中太虚一词,从古至今皆早有之。现今竟多采用西方之以太称之,实为不明其内理面显不妥,此太虚一词之意义象理,非气功人士能感现之人,其实可参看太空虚黑中之光明月亮,明月有如太极实中一。其外皆为太虚无环0;用名之以太,则何言为以?其以是阴是阳?是虚是实?故古今之所谓科学。并不能简单地一既而否定古圣贤人之努力难得的成果。可惜在学说发展利用方面,以其实用性的掌握与发展,即使有好的大概的基础,亦总往往不及西人之精进。故此反映国人大多数的不思进取、不求实际,不创新用、不讲科技的心态,如此即使有上千万年之圣经旨传,亦无用于现今之地,更不用说把古圣经旨传发展完善以及科学利用了。这也可说是阴阳虚实体用的结合运用。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均是相对性而论,是以太极阴阳图之阴阳所居的方位而论。于太极阴阳图而论,阴在阳不足的西北有下方,阳在阴不足的东南左上方;是有下方倾位为阴常居位而阳常不足。
左上方仄位为阳常居位而阴常不足;其可理解为后天八卦应太极阴阳仪图中的阴阳交界位。其应于藏先天之理而顺旋隔道而论,上阳者与阴交必顺旋而右行向下,下阴者与阳交必亦顺旋面左行向上,故“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其实原文“天不足西北”并非实指古人误认为日逆天而行。古人最重视的相反是绝不能“道天而行”,且古人实际上是认为天地在动静之间变化的易理,这是此作者证古某人易学的部分不足或局限性而已。“天不足西北",是阴强而下沉自然占居下与右下方之位。而相反则此位阳上浮而被阴排济在外实显不足。纯阳乾对应为天,纯阴坤对应为地,故“天不足西北”也,其于人体相对应而言,自然可复申人体手足耳目所对应的不足或强弱之方位。月期不足而欠六是为阴弱,日周过足而越五是为阳强,以斗宿为天顶作映射,实为阴阳体用相对而论,观测角度不同面相对反。其理所得之果自然跟着对反,但其实仍旧是不离阴阳之论而适用。这也是为何笔者提出易学内的相对于物理学力学等,可超及于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之上并能将其一切力学综合隐含在内。其有如易学内阴阳的阴之隐藏全面,阳之显现单一。
易之道理其实是很简单显浅而又复杂深奥的,只是经字符抽象提炼作指导后,后世人越偏离乱而已,易道实是为自然之规律性,其甚至可涵盖一切学科,“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可以参看后面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象天,乾居东南,坤居西北,故阳在东南;方图象地,乾居西北,坤居东南,故阳在西北。天为阳,西北阴方,故天不足西北;地为阴,东南阳方,故地不满东南。这个若用《连山易》作对照更为明显,刚好相应为天门地户的方向。这个天门地户方向,正好似时空的扭曲一样,也如洛书依河图而在火金之数易位。
“转而不回,回则不转”实则是为易学中的后天八卦的阵式,亦是当今世上万有阳性物质世界发展扩大的时空自然规律性。阳性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断扩散地变化发展的,运动是必然的,静止是相对的;扩散是圜转的正面主体,收缩是圜回的反面辅用;故于理必然是“转而不回,回则不转”。“七损八益”,易学中有损益两卦的对反,其于数理,七为少阳长生而损,八为少阴收成而益;阳气刚杀而可损,阴气柔生而可益。于数列则是可为先有七损而后有八益,故欲益之必先损之,损之则缺,缺则可益;然则益有余后亦可损之,是为可调之循环圜道。益可通今之溢字。损与益,有如医家术语之损太过与补不及而对反。一正一负,顺逆浮沉,故虽守中互一,才能于七八之间不失偏差,然则此中之互一,有如阴阳之居中载体界面也。以其阴阳体用,故虽阳损则阴益之,阴损则阳益之,是为互体互用也。七为七星数,八为八风数;七八之数,本于象数而通于生成,生成之各数,于易理均可以阴阳顺逆内互中为一或外极变等作变通幻化。益则气可固,固则可寿天;损则气可散,散则可寿缺。于易数理而言,可有7与8的差数相差为1,如7-8=-1.8-7=+1,负-1可为太虚,正+1可为太极,或两者均互合为中正之1。另又可有平均数为,7+8=>15÷2-7.5,数7于7.5为有损,数8于7.5为有益。或8于7多1而益,7于8少1而损。另外,7+8=15-6+9,然则6与9是阴阳各执一端,而7与8是阴阳可互交于中。和数15,是为河图洛书之特殊性数理,是含于天5倍数10,地6倍数12,星7倍数14,然则15数又是小于卦8倍数16,其于星圜道为闭阖,于卦圜道为开辟,六十甲子圜数60的两仪数倍半为30,四象数再倍半为15,15一>3X5是为三道之五行组合倍数。故15之数,于河图洛书中亦可观测到,其是各数互相贯通为一子午线数的重要数理。知医理而知易理,仍虽知易理隐含的太极虚易互中一之理,并知先天之体与后天之用相对反,方能于其各阴阳论所及之处,游刃而有余,鬼悟而神用。
扶阳抑阴,采阴补阳;易为古代封建迷信的落后的误解做法。事物虽以阳性世界的后天为主体用,然则其理实应以先后天之互中均衡为法则才对,即阴阳不偏守一端,而守中正之互一,方能阴阳平衡而融和。扶阳抑阴,采阴补阳;原纯粹是古代男女相修与治理之法,后误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做法。然虽男主外女主内,实则男女双方缺一不可;然虽阳君子阴小人,实则君子小人两者宜守其中。故阴阳“中互易一”和“互体互用”,实是为易道所启示之重要准则。如果各只守一端,则阴阳对立而势不两立,再甚则极变反而阴阳互转。然则守中互一,阴阳两者和谐融洽,趋近交互于中而二合为一,此则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实践易道。于易数而言,如以体数10来说,其中互之阴阳数,其可以说是神奇异合子数2与5.2÷5-0.4,5÷2=2.5;0.4数,是基于无极或太虚数,或及五行的基础上的四象数;2.5数,其实质又仍旧是2与5的神奇中互妙用,而5-2-3是为三道层级数,2+5=7是为七星辰复数,如把小数点假设成隐藏的1数。则2+5+1=8就是可表万事物的易八卦間道数,如是5-2-1=2就是可表万事物的易阴阳两仪互開数。然易有简易、不易、变易三义之理,笔者认为仍虽知其外之理,如易互或易中之理,实乃是隐晦的重要之理,其易之阴阳对反,交互中一,可说是虚隐贯通易的子午线之义理。故阴阳易互中一,其于象数义理各多相关性综合性含义皆可明时,易理则可明了,而用之不难已。
再者,对于中草药,认为现今的中草药,都忽视了鲜药的重要性与施用。鲜药只是强其名而已,是指并非晒干的新鲜的动植物中草药。其它,对于诊证把脉一技,曾与一位工作于广州南方医院的女中医师讨论时,她说自己把脉了几近八年才有些懂得感觉和分辨等。四年学医,四年临床。八年时光?这太长了,明显是这位医师不懂易理的虚实浮沉等,更不用说气功的内外感觉遥视,脉象的对应自然摸不着头脑了。
诊脉虽说易学难精,但总不可能要用上八年吧!这只能说是个别性的例外,中医与西医学习的不同之处,西医是有如学物理数学之类的,是一级一级看得见的往上走;中医则明显相反,是一层一层看不见的往里钻。所以认为中西医的结合,应以自身的国学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甚至可以用医方的科技。研制出电子切脉对应诊治的仪器,用这机器作为辅助性的协助。
观“医”古字,曾经出现有两种,是“墼”和“髻”,“殴”指治病时的扣击声。即今之医古字,是与巫道医及酒药(含酒精和药器)关联。医之矢为针具,医之匚为灸器。故古之医治,应先以针灸为主,后以草药为次。
凡中草药之药名,古人称谓之,皆有字名的特定用意,故见药名已可推知其药性之大义。药剂量等数,皆可与河图洛书之先后天数理相应而推算之,则可事半功倍,是为应易数之故。
据2007年元月某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似是“中医路在何方”等,提供了一个数据,说1949年的中医人数约有50万人,而2003年的人数有49万人,然而真正能用中医诊治的只有3万人,且都多数是年老的中医人士,现十几亿的人口,才仅此3万余人能正确性地运用和利用中医,难道说还不够可悲吗?
故此,若要救死扶伤,就要中医倡明,同时重视易学。要医易互动互补,就先释易后正医误。中西医为医之阴阳两途,即难以相合,亦和谐共存。要重新让社会接受中医,就需整体的社会观念相信;要相信则最好是自上而下的“一君而二民”之道,而非自下面上的“二君而一民”之道。无奈、可惜的是现仍为“二君而一民”之道也。医易之道,期短远矣。《易》(今多以《周易》为代表,无字可特指伏羲易)喻为““无’字天书”。《道德经》喻为““有’字天书”,然而笔者观《黄帝内经》(简称为《内经》、《黄经》)与《易》和《道德经》可相媲美,故笔者则效之,将《黄帝内经》喻为“‘真’字天书”,为导人保真,救人治命是也。
对于中医与易经中的阴阳学说的关系,张景岳已说:“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其指出阴阳之间的变化是“医易同源”的关键,阐述了“知常达变”的重要性。其在《类经图翼·医易义》中说:“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拔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为虚为实者易之,为寒为热者易之,为刚为柔者易之,为动为静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表里者易其浮沉,缓急者易其先后,逆顺者易其假真”,这体现了阴阳体用之间的互易变通的运用。《医易义》又说:“宾尝(常)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有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另外,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徹得过,用之不殆。”这里所引述的,不明易理的人,只会认为这是论述中医针灸的说明,其实是不止如此的,这其实是很明确的论述阴阳互体互用原理在药物针灸方面的实际运用,也就是“易”,总概简单而言,就是“阴阳互易”,古言为《周易》。中医借《易》经作主体本体,而用之于诊治则是作用应用运用,而运用则必需是按照阴阳体用中的互体互用,即体用互易的原理作对应的变通运用,这才能是正确性的,这其实是很科学的,一点也不虚无缥缈难以捉摸。此处阴过之则用之于补阳泻阴,彼处阳过则用之于补阴泻阳等等,其皆是阴阳之间均衡趋中调和互易的简单而真一的万物本性原理,是一种自然规律性,是至科学不过而又最简单不过的朴素科学学说原理了,试问世间还能有什么理论比得上《易》更具综合全面面又高度简单抽象的了。
又议,张仲景的《伤寒论》对古今医学影响甚大,然而众知其有相应六神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勾陈与滕蛇,故疑相应有六神之汤。而世只知个中的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真(玄)武汤,而不知有其它汤的对应。或又有知麻黄汤为中神的滕蛇汤,因麻如绳蛇,黄为中色。对于朱雀汤,虽各有所说,然而至今仍未有定论,依字义药理综合解,疑茱萸汤或及吴茱萸汤就是朱雀汤。茵陈蒿汤就是勾陈汤。只见三神名汤,是为六之半而三,乃疑其以伤寒为主,而又有金生水,水生木,故以三神名汤为显,而隐晦各神名汤。
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到,其实《易》学理论的最好运用证明,不就已经体现在中医、运气、风水、气功等学科之中吗?《周易》是一种符象数的理论体系,而气功就是这种理论体系的最明确的阴阳气易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元气的存在测定,不管用什么科技仪器作测定,更是非它莫能,即非人自身的感悟体会,是不可能知晓元气这回事的真实感受,这更是非言语所能表达得让人理解和接受的。
如六十四卦方圆图,清乾李中梓在《内经知要》中说:“第考伏羲六十四卦方圆二图,其义显然。夫圆图象天,阳在东南,方图象地,阳在西北,可以洞然无疑矣。”
此也是反映了阴阳相互对反体用,先天与后天,河图与洛书,圆与方,动与静,乾与坤等等,均存在阴阳相到对反体用,从而阴阳两图互函合一。
听闻西方也在研究经络,美国只能通过红外线的成像技术,或声纳技术等,勉强也发现了经络,跟中国传统的经络谱是一致的,这全都足以说明易道合于中医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