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连山》的“阴一阳"序列详解
于《归藏易》而言,卦序和仪序则必然与《周易》相反,因为天地之道的循环不变与变动不居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观念,而这是仪序和卦序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周易》和《归藏》在筮数与四时的对应形式上就明显地展示出《周易》“阳大阴小”,《归藏》“阴大阳小"的特征。《归藏》是“八大五小”,“阴大于阳”。“八”上升为阴阳运行中的一个“极",作为体现天地运行重大规律的筮数,它显然与众不同。作为“极”,八是阴数,对应于地仪,因而《坤》卦在《归藏》中自然有了特殊的地位和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成了六十四卦之首,阴尊阳卑的卦序得以形成。在现存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易类·归藏》佚文中,六十三个别卦的第一卦就是《真》(坤),无疑,这个卦序始于“坤--乾(阴一-阳)”仪序,它根源于三年一闰所带来的天地运行规律循环不变的观念。
关于《归藏》卦序以《坤》为首,前人的言论有所记叙,可作佐证。现存的《归藏》佚文中,六十四卦的开头两卦就是“《惠》(坤)、《乾》”。孔子曾说:
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孔颖达对“吾得《坤乾》焉”的解释是:“殷易以坤为首,故先坤后乾。”孔子不说“吾得《归藏》",而说“吾得《坤乾》”,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却给出了“坤一乾”卦序。孔颖达大概比今人见过更多的《归藏》佚文,所以他又提到“《归藏》名卦之次亦多异”,这个“名卦之次”即卦名卦次,它显然是与《周易》相比较而言的。
关于六十四卦以《坤》为首的意义,宋代邵雍曾有论说:“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谓之地统。《易》曰,《归藏》以《坤》为首。坤者,地也。”他独具慧眼,把商代历法与《易》联系起来,指明“以《坤》为首”就是“地统"之义。相比之下,《周易》以《乾》为首,“天统”意义更为明确。汉人曾说:
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三统”之说不能尽合史实,确属可疑之类,但也未必全是虚构,至少部分素材来于史迹。这里,三统源自“三正”,天、地、人来自《易》中三才,邵雍把“以《坤》为首”与“地统”结合,显然来有所据。相比较之下,焦竑关于《坤》为首的意义的说法更合理,他说:
《归藏》,坤也。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
“静"是地仪(阴性)的特征,商代“静”占第一位,这与殷商的“三年一闰”、天地之道循环不变的观念一致。
总之,《归藏易》以《坤》为首,先坤后乾的仪序是确凿无疑的。
“易与天地准",《易》中的义理法则是来自古人对天地运行规律的体认。依据八卦生成说,四象、八卦的先后顺序是由两仪的次序定下的,而八卦生成说中本无两仪谁先谁后的论说,也就是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阳先阴后”和“阴先阳后”。于《易》而言,两种顺序都是合理的,平等的。但在特定历史阶段,由于古人认识水平的决定,殷人根据天地之道循环不变选择了“阴一一阳”(坤一乾)仪序,周人依据天地之道“唯变所适”选择了“阳一阴”(乾一坤)仪序。无疑,二者都是八卦生成说中的固有内容,但相比之下,周人的做法具有发展的意义。
那么,《连山》的仪序又是怎样呢?“易与天地准”的原则说明,决定仪序的依据只能是古人对天地运行规律的认识,闰法是这一规律的代表。而在“一年一闰”的天文观下,只能产生循环不变的思想。不变表现为地仪(阴性)的特征"静",而变动则是天仪(阳性)的特征。既然“循环不变”是天地的根本规律,那么静无疑是第一位的,静优先于动。所以两仪次序上也是“先阴后阳,先坤后乾”。因而在《连山》筮法的两个筮数中,“八大于七”,阴尊于阳。
但在《连山》筮数中,七、八形式上是同一层次的先后关系,这与《归藏》的“阴大于阳"不同。《归藏》筮数“八”是作为“极”出现的,它高于其他三个筮数。因而,二者相比,《连山易》只是阴先于阳,阴优于阳,而《归藏易》则是阴统治着阳。
因而,在三《易》历史上,《连山》,《归藏》都是“阴---阳”仪序,而《周易》则是“阳一一阴”仪序。两种仪序根源于各自不同的天文规律及由此产生的宇宙观。今人所说的“阴阳”显然是《连山》《归藏》仪序的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