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卜宅”到“相宅”:风水流变,先秦原始居住形式所体现的环境观念
从“卜宅”到“相宅”:风水流变
风水作为一种“环境选择”的学问,经历了从萌芽,到产生,到发展的阶段;风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从无形到有形,从经验到学问的转变过程。纵观风水发展的脉络,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个形成阶段:(一)先秦---风水思想的萌芽时期;(二)秦汉魏晋一一风水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三)唐宋一风水理论的发展与定型时期;(四)明清一风水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总结时期(五)民国以降-近现代科学文化对风水的冲击。
先秦:风水思想的萌芽时期
先秦风水以实际生活体验为主,人们有了较明确的环境选择意识,但离建立一门系统的学问为时尚早。虽然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活跃的学术思潮已有可能影响风水理论的形成然而,“百家争鸣”的局面反倒使罹裸之中的风水本身无所适从,风水思想在冥冥之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孕育与萌芽过程。
原始居住形式所体现的环境观念
原始的居住形式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多种类型,而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原始人环境观上的变化《易经·系辞》中说:“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官室。”墨子解过》中说:“古之民未知为官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节用》也说,“古人因丘陵掘穴而处。”《论语》中再度提到“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官室,则与鸟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字,以避风雨。”说明先民在未有宫室之前,很长时期内都过着穴居的生活,但穴的位置是有选择的,或“就陵阜而居”,或“因丘陵掘穴而处”,这已考虑到了居住环境中地形的作用。今天黄土高原地区仍流行的窑洞居住方式便是这种原始穴居方式的延续,但它的存留有着它特殊的环境因素。
通常,穴居向地面的发展是巢居。《庄子·盗篇》云:“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检橡粟,暮栖树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风俗通》中也记载道:“上古之时草居患“宿恙’噬入虫也,故相问;无恙乎?””巢居比穴居更能防禽兽、避害虫,有着比穴居相对优越的居住环境。巢居的遗迹已不可寻,但今天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中仍有遗俗;同样,云南等地仍在使用的干榈式建筑便是此种居住方式的延续。
从穴居向巢居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种过渡性的居住形式,即半穴居。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现的遗址中,就有着大量的半穴居的建筑,多为方形袋穴。同时期长江流域的地面建筑因地下水位高,多建在高地上。可见,此时南北方的原始居住建筑都体现了各自的环境特色。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表现是: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有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叠压,如河南淇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表明在六、七千年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认识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半坡遗址中出现了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基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基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