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易》的问世和天文学上的发现,阴阳五行学说逐渐形成,五行与天干、阴阳与八卦产生了联系
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是先泰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随着农业生产和战争的需要,人们对这些地方的河流系统、植被变化、土壤分类、气候变化、山脉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了初步认识。随着《周易》的问世和天文学上的发现,对天人合一思想有了四种认识,阴阳五行学说逐渐形成,五行与天干、阴阳与八卦产生了联系,地支可表示属相和方向,这些理论并被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各国长城的围合符合风水原则。
以《周礼·考工记》为基础的礼制原则、“象地”的仿生学原则、“法天”的仿星学原则是当时城市规划的三个原则,而建筑上的尖角煞和陵墓的起源主要是由礼制原则引起的。总之,这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总结而形成得最初级的、最质朴的认识,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思维方法和实践经验,它们促进了风水文化的萌芽。
这一时期人们的地理知识可以根据《尚书·禹贡》和《诗经》的记载复原。据王成祖先生研究,《禹贡》是孔子依据春秋时代所了解的地理知识和传说故事编写的,而孔子收集到的资料只限于西周初年。如图 2-1所示,对区划有了九州的概念,但各州的界线并不明确;对河流有了河、济,淮、江、汉的认识,并产生了水道系统的概念,但还没有认识到河套地区的黄河湾道,甚至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江。《禹贡》把全国的山脉分为四列,即黄河北岸的赋山至碣石山、黄河南岸的西倾山至陪尾山、汉水流域的皤冢山至大别山、长江北岸的岷山至敷浅原(庐山)。《禹贡》还具体描述了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地区之间南北植被水平地带性变化的概况,并有了黄壤、白壤、黑壤的土质分类萌芽。因周王朝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平原和伊洛平原以及西周初年分封诸国,使《禹贡》对中原地区的记述较详细,而对于南方山川基本限于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
对于气候的认识,在夏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仍然是温暖湿润的,但自商代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了一个明显的气候恶化转折期,呈现干早化的趋势。从周厉王起的150 年间,黄河中游遭到了长期严重的早灾。人们从“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的事实,第一次提出了植物南北分布以淮河为界线的思想此外,还产生了“中国”的概念。《诗经·民劳》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过,“中国”的范围类似于以后的“中原”概念,因此与四方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