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概念体现了对环境营建的“时空”整体观念,并指出了营建首要关注的焦点
如前文分析,“风水”二字实则是先人对宇宙万物洞察之下的高度概括。“风”是万物动态的总规律,无论有生命、无生命,山、石、植物、建筑都带有空间特征这一共通性,而空间就会形成风的变化,形成气流的改变。也就是说任何静态事物的共通性就是对风的引导,无论选择或营建,无论是山、植物还是墙体都是对空间的组构,而组构导致的就是生成风、引导风、消解风。但风并不是气本身,气是一种字宙间的能量态、信息态,风只是它的一种传播形式也只有这种传播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使事物发生关系。所以风既代表了空间,也代表了对自然环境的空间识别、选择、利用和对人工环境的组织、营造。从周易来看,风为“巽”《说卦》言:“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扰万物者莫疾乎风”风是万物屈服顺从的主导因素。所以巽卦就是跪伏、顺从的意思。
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周易对风的解释也正是“风水”中对“风”的基本认识。所以古人择居最高关注的是顺应阴阳平衡的气场,合乎空间的平衡势态,而不是构筑物或自然物本身。所以风水对自然的理解从未拘泥于一味地保持原态,而是陪护补缺,因为从观念上人本身就属于自然,人类的智慧就是一种自然,所以人工营建与自然相合同构,这就避免了将人与自然剥离开所导致的以人为中心的破坏自然,也避免了以自然为中心的与人无益性。而且“风”也是万物在空间层面上可以提取的唯一动态共通特性,所以对风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挡风、遮风一个层面上,更不能说就是“山水学”,山只是控制风的一种自然空间形态而不是全部。所以“风”是作为这一古老知识所要关注的第一要素。
再来看“水”,相比“风”而言,“水”的理解较为同一。“气遇水则止”水是气的载体。水是生命之源,“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可见气为水之母,水为气之子。《河图》上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尚书·洪范》则将其定为五行之首,并指出其性润下。老子称道:其性柔弱,善处下而不争,有如大道的体现,固有“上善若水”之赞,《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如上分析,“水”是古人对所有生命特征的括总结。但是古人对“水的理解并不止于此。《周易》中,水为坎,坎为坑、陷阱,同时也是灾害的象征所以自古对水为阴、为阳的理解一直也是有所争议的。而这也正是水在自然界所能引发的两极特征,生物可因水而生,也可因水而死。
所以水是不定的,不仅状态是不定的,而且造成的结果也是不定的。地上江、河、湖、池、海,天上的雨、露、霜、雪、雾、冰,地下的井、泉,都是自然之水的可见样态。而所有生命体征包括人、植物、动物皆有水,甚至山石、沙砾也有水。所以水也是世间万物能产生生命的唯一共通条件。同时水在地球表面不断以各种样态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正体现了时间的动态变化,正是通过水的这种样态变化,“气得一贯穿万物,联系万物。所以“水”也体现了环境营建的时间特征,是“风水体系的第二要素。
“风水”二字全面总结了先民对环境与生命影响的核心因素,整个风水体系也是针对这一核心因素,搭建具体内容与操作方法。这一体系不仅适用于古代从今天来看,“风水”概念体现了对环境营建的“时空”整体观念,并指出了营建首要关注的焦点。无论环境有多不同,材料有多先进,服务的人群意识有多大改变,只要是营建,首要关注的就是空间上的组织,对“风”能量流(声光、热)的引导、控制、生成、消解。其次要关注的就是“水”在空间系统中的样态改变,也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引发的变化,以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