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

周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吉凶者,得失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周易兼义》释“悔吝”为得失之微者,足以致忧虞而已,故曰“悔音”,《周易正义》又复述说“悔吝者,是得失微小……未是大凶”,诠译比较清楚,“悔吝”是指事物〝微小”的变化,以得失而言,它还木成为不可收拾的“大凶”,这种权衡事物在变化中的“轻重” 与“得失”的思维,在《份寒论》中;也有充分体现,如“少阴”有轻微咽痛的“甘草汤证”(311条)和“少阳”脉小、欲已”(27 条),等轻微证例,不论是从证情性质抑或病变趋势,张仲景均给手重视,符合《易》对事物变化中指示的“悔吝”“小疵”虽说不是“大凶”,但是仍当“忧虞”不能忽视,必须随时保持一种不忽于细,必谨于微的思想,张仲景也如实地接受了这一思想。例如,他对待一个有轻微便溏史的病人,其组方遣药就极为慎重,并谆谆告诚后学:“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服之。”(81条),不也要提示后世医家应注意到,较微便溏虽然不是急性热病病变中所要着眼的重点,以为“小疵”就可轻率对待,但是作为一个有素养的临床医生就不会这样,而是要随时警惕病情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从这此资料可以看出,《易》道渗透到《伤寒论》的纵横而是既深且广的。

周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吉凶者,得失之象也

  “吉凶者,得失之象也”

  “吉”为“得”“凶”为“失”,各具对立统一性,《周易正义》以“吉凶"的原因上指出:“凡吉凶者,由动而来,若守贞静,何吉凶之有?”说明,事物只有在运动下才能发生“吉凶得失”,假如事物处于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则无“吉凶得失”可言。

  《伤寒论》论及急性热病的病情变化,自然也要涉及“吉凶”与“得失”的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情变化趋向预后良好,健康恢复一“吉,得”;一是病情变化趋向预后不良,死亡发生一—“凶,失”。《伤寒论沙对病情预后不良有近二十条记载:如:294、295、296、297、298、299、300、315、333、343、344、345、346、347、362、369 等条,在这些条文下,除指出急性热病发展到危重阶段所具有的一系列预后不良的

  “凶”象之外,还做出一些不可逆转的“难治”〝不治”“死”“必死”的大“凶”诊断,其对预后良好也有不少敵在论述,弦选“少阴”“厥阴”两经有关的病情纪实为例:

  如在 271、287、288、289、290、292、336、360、361、381 等条下,既指出病情有关预后良好“吉”象之外,还做出;了病情可以逆转的“可治”“欲已”“欲解”“必自愈”等诊断。

周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吉凶者,得失之象也

  事物的“吉”与“凶”的两种结局,据《易》的认识是:“初时于事有得有失、积渐成著,乃为吉凶。”(《周易正义》)是说,事物发展变化的初期阶段,有“顺”也有“逆”,有“得”也有“失”。它沿好的方向发展则是〝得”,沿坏的方向发展则是“失”,而又具有“同一”由量变到质变的“积渐成著”的过程,良好的转归“吉”和不良的转归“凶”,相对来说并不是突然出现的,病情的“得失”虽可见于“初时”。但要做出“吉凶’”的结论,除极少的特殊情况外,而大多数是在疾病发展变化的后全期,所以《份寒论》就在“六经”中的“少阳”…厥阳”里集中记录急性热病后的两种转归实况与《易》的论述契合。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易经 周易 伤寒论 吉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