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易堂讲易经

《易纬》他说——《稽览图》以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异的内容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易纬》除《乾凿度》外,后来有影响的,还有《稽览图》,《通卦验》,《是类谋》,《坤灵图》等。这些纬书,同《乾凿度》相比,在易学和哲学史上并无新的创见;同样讲卦气说,但使卦气说更加神学化,利用卦气说大肆宣扬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迷信,成了汉代流行的封建迷信的组成部分。唐僧一行于《卦议》中说:“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后一向话,主要指《易纬》以卦气说讲天人感应迷信。以下简单介绍一下《稽览图》等,以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异的内容。

《稽览图》的卦气说,既采孟喜说,亦采京房说,所以此书出于京氏易学之后。其对孟喜说的阐发,前节已言及,这里不再重复。关于同京房卦气说的关系,它说:

“卦气起中孚”,六日八十分之七而从,四时卦十一辰余而从。坎常以冬至日始效,复生坎七日。消息及杂卦传相去各如中孚。太阴用事,如少阳卦之效也一辰,其阳效也尽日。太阳用事,而少阳卦之效也一辰,其阳也尽日。消息及四时卦各尽其日。

《易纬》他说——《稽览图》以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异的内容

这是讲一年节气的变化,认为起于中孚卦。“六日八十分之七”,指一卦主六日七分。“四时卦”即四正卦坎离震兑。“十一辰余”,郑玄注说:“七十三分而从者得一之卦也。”是说四正卦各主一日八十分之七十三。坎卦主冬至,微阳所生,阳气始萌,温气始效验。其后,经过七日,复卦当运,一阳生于阴下,阴阳二气始交,此即“复生坎七日”。所以为七日,是解释复卦卦辞“七日来复”。“息消”即十二消息卦或辟卦,“杂卦“指十二消息和四正之外的卦。“传相去各如中乎”,是说,其主管的日数与中孚卦同,即为六日七分。“太阴用事”,郑注谓“从否卦至临为太阴”,即阴息阳消的过程,又称消卦。“少阳卦之效也一辰”,郑注谓:“杂卦九三为少阳之效。杂卦九三行于太阴之中,效微温一辰。”是说,从否到临,其中杂卦逢九三爻者,乃少阳之象,表示阴消过程中的微温的效验。“其阴效也尽日”,是说,杂卦其余各爻,告随太阴卦为寒,尽六日七分。“太阳用事”,指从泰卦至遁卦用事,即阳息阴消的过程,又称为息卦。“少阴卦之效也一辰”,指其中杂卦逢六三爻者,效微寒一辰,其余皆随太阳卦为温,尽六日七分,此即“其明也尽日”。

“消点及四卦各尽其日”,郑注说:“消息尽六日七分,四时尽七十三分。”可以吞出,这和卦气说,将四正北约人一年的日数之中,各主一日八十分之七十三。其茶的消息卦和杂卦主六日七分。这就是一行所说:“京氏又以卦爻配期,坎离震兑其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所以《稽览图》又以坎为十一月卦,假为二月甘。兑为八月斯。亦与京房卦气说同。据此,《稽览图》是对孟喜,京房卦说的閘发,出于京房之后,这是可以肯定的。

京房的卦气说,曾以消息卦和称卦的关系,解释“气做反路现絮,以此讲次变。《稽览图》将这科次变说系统化,炮制了一-个体系。其以四正卦主管二至二分,十二消息卦主管十二月网阳二气之消长,杂卦于其间,主管其他气候的变化。拔郑玄注,六十四卦中,三爻和上爻的关系,标志寒温变化的程度,其体例是:“九三上六诀温,九三上九微温,六三上九诀寒,六三上六微寒。”“决’,谓寒温变化明显可知。《稽览图》认为,如果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符合于上述卦气的顺序,即卦气效,则阴阳调和,天下太平。如果不符合上述的顺序,如当寒而不寒,或当温而不温,即阴阳失调,卦气不效,气候反常,则天下不太平,王朝必有动乱。如其解释剥九月卦说:

《易纬》他说——《稽览图》以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异的内容

剥阴气上达,陨霜以降,寒气以杀,万物成刑。不至,则太阴不强,霜不以时降,万物必有不成刑者,则有伤年之灾。

此是说,九月为太阴卦用事,阴气上升,剥卦五阴爻,表示阴气兴盛,天气寒凉,霜降下,草木渐黄。可是,今年在剥卦用事时,“霜不以时降”,气候反常,此为卦气不效,必有灾荒出现。卦气所以不效,《稽览图》认为,是由于杂卦用事不当,侵犯了消息卦用事的权力。它说:

诸卦气温寒清浊各如其所。侵消息者,或阳专政,或阳侵阳。侵之比先蒙。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六爻 卦爻 杂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