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议补泄 通常达变析六气 只有保护正气,才有应变防病的能力
一分为二议补泄
“补可扶弱”,“泄可去闭”,故用得其宜,的确补剂可使虚弱得到恢复,泄剂可使肠胃结热得以清除,是补与泄都有医疗作用,因而都是有益的。如果用失其宜,则补能滞留邪气,泄可损伤正气,因而又都是有害的。张氏针对当时“闻攻则不悦,闻补则乐之〞(《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的社会风气,对补与泄作了辩证的分析。他说:“盖议者尝知补之为利,而不知补之为害也。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以资寇。”(《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至于泄法,虽对人有某些暂时的损伤,如丧失部分津液,然而当〝积聚陈于中,留结寒热于内”的情况,使用泄法,只会使“陈垄去而肠胃洁,癜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其真补者存焉。”(《凡在下者皆可下式》)故大积大聚,非泄下不得去;大秘大结,非泄下不能通。大涸,非泄下不能润(急下存阴);大坚,非泄下不能软。泄下用得对征,则“下药乃补药也。”(同上)
药物补泄固然如此,外治法 也同样如此。如他认为:“年衰火旺之人,最宜出血……出血者所以养血也。”(《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本来年衰火旺,阴血也虛,按理须补阴血以济火旺,为什么叉用相反的出血治法呢?这是因为目疾头风是急征,补养阴血缓不济急,只有急则治标,出血以去邪火,邪火去阴血自得保养,故曰“出血者,所以养血也。”又如他治喉痹急征说:“其最不误人者,无如硬针出血,血出则病已。易日:“血去惕出’,良以此大。”(《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所谓“血去惕出”,语出《易》“小畜”六四交群,其意为出了血,优镇就没有了,用以说明出血的治疗作用。可见出血能治病数急,大有神益于人,也是泄法之中寓有补益的实际例子。
通常达变析六气
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常和变两个方面,就自然气候而言,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此其常,但有时也见春寒、冬暖、秋热夏凉,此其变。张仲景说:“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说明风气也有常和变的两个方面。张从正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于人于物都是有益的,在反常的情况下,就成为致病的六淫邪气了。如谓:“天以气而煮(覆盖之义),地以气而持(稳定之义),万物盈乎天地之间,咸以气而生,及其病也,莫不以气而得。且风之气和平而墨(亡运切,器皿的裂纹)启,热之气暄而舒荣,火之气炎暑而行出,湿之气埃溽而员盈,燥之气清劲而凄怆,寒之气寒雾而归藏,此六气时化,司化之常也。及其变,风之气飘怒而反大凉,热之气大暄而反寒,火之气飘风燔燎,而反霜凝,湿之气雷霆骤注而反烈风,燥之气散落而反温,寒之气寒雪冰雹而反白埃,此六气之变也。”(《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
既然六气有常有变,人要健康无病,必领做到守常以应变。而守常应变,又贵在保持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是以圣人啬气如持至宝,庸人役物而反伤大和。”(《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就是说高明的人爱惜正气如至宝一样,庸人以心役物,损伤大和之气。因为只有保护正气,才有应变防病的能力。万一有病,则须因病制宜地治疗,以反变为常,如“天久寒则治之以暑,天久凉则治之以日宣,天久晦则治之以明,天久晴则治之以雨。”(同上)可见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其不正常,使之恢复其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