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识

金元医学与《周易》:李杲的脾胃论 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保定市)人,约生于公元1180~1251 年,从游于易州张元素,继承并发展了易水学派,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故后世称之为“补士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李氏重视脾胃,是因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功能正常,则清能升,浊能降,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否则,“或下泄而久不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升而不降,亦病焉。”(《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本来升与降是对立的统一,又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如人的生理既不能有升无降,也不能有降无升,只有升降调和,才归于和平。在李氏学说中,固然也重视升降协调,但对升的一方强调多一些,他认为脾胃升发,元气就充沛,生机也就旺盛,阴火也就因之而敛藏;反之,谷气不升,脾气则下流,元气就匮乏,生机也消沉。故他在辨证论治中,尤斤斤于脾气之升,如补中益气汤用升麻柴胡,意即在此。

李杲的脾胃论 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另外,在王好古的著作中,也传播了李氏的学说思想,有的则是东垣传授之笔录。因为王氏小于李氏二十岁,先与李氏同游于张元素之间,有同窗之谊,后又师事李氏,有师生之情。从《此事难知·自序》里便可看出其学说渊源:“子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末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俾我李公明之授子区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就编帐,一语一言,美无可状。”正由于有如此之渊源,故在王氏的著述中融汇了李氏的学说思想,下面论李氏学说,也将对王氏著述有所采择。

李杲的脾胃论 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1.效象天地,准绳阴阳

李氏亦颇重视天人相应之理,,认为人的呼吸升降的生理活动是与天地阴阳之升降浮沉相一致的。如谓:“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人胃而精气先揄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可见人就是一个小天地,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天有升降浮沉,人有呼吸出人,天有生长化收藏,人有生长壮老已。升浮为阳,主生长,沉降为阳,主衰杀。自然规律是升己而降,降而复升,无有止息,这就意味着人的生理活动也是新陈代谢,层出不穷。若以水火之象,阴阳之性来类比,则“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惟水与火耳。火者阳也,升浮之象也,在天为体,在地为用;水者阴也,沉降之象也,在地为体,在天为殒杀收藏之用也。其气上下交,则以成八卦矣。以医书言之,则是升浮降沉,温凉寒热四时也。”(《内外伤辨。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此天地之互为体用之理,在人则“肺之体,肝之用,肝主诸血,血者阴物也,此静体何以自动?

肺主诸气,为气所鼓舞,故静得动。一者说肝之用,一者说肺之体,此天地互为体用,二者俱为当矣。”(《此事难知•寻衣撮空何藏所主》)人体生理活动,就是如此“效象天地,准绳阴阳”,因此,如欲摄生防病,必须做到与天地阴阳相适应。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是古代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義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观鸟鲁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卦传》更具体类比到人,如“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块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由此可见医与《易》的洲源关系之一斑。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易经 金元医学 李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