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与《周易》:医《易》相通及其意义 天人一理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山阳(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市)人,约公元 1563~1640年,自幼聪慧,从学于金英,颇得其传。不仅对理论有较高的造诣,对临床各科亦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如理论方面,对《黄帝内经》研究极精,认为“《内经》者,三贲之一………文义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划木昆虫,章律象数之筆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类经序》)经数十年的悉心研究,觉其中“言言金石,宇字珠现”,又签于以前注家,发明玄秘尽多,而进漏亦复不少”,还有某些注释“于义不合”,且不便检阅等缺陷,乃合《灵枢》《素问》为一,分类编次,著成《类经》,计分摄生、阴阳、胜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十二大类。又著《类经图翼》,用图象以阐明未达之意,旨在“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而公之于人,务俾后学了然。”(同上)真可谓用心良苦了。
《类经》的最大特点是医易相通。认为“《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相通,理无二致”(《类经附翼•医易义》)。因而对多难解之处,借助易理,每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甚至可发前人之未发。故叶乘敬《序》云;“余所序者,谓其注《内经》而并著医易,世之能注《易》者,不出于程、朱,能注《内经》者,不出秦越人、王太仆,景岳一人却并程、朱、秦、王之四人合为一人,而直接義黄之脉于千古之上,恐非程、朱、秦、王所能驾也。”(叶乘敬类经序》)这样说,并非过誉,只要我们仔细玩味一下《类经》及其《图翼》,就会发现其医《易》结合之紫,理论融汇之妙,的确令人倾倒。
张氏不仅崇尚《内经》,精究《易》理,且操术精审,决疑生死,理验俱丰。晚年“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著成《景岳全书》,计分《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病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珍注》《外科钤》以及《新方人略》《新方八阵》《古方八阵》等六十四卷。在学术见解上,非常重视人体阳气,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九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力辟朱丹溪“阳有余”之非,故临床治疗,习用温补,是继薛立斋之后的一大温补学派。他与理论研究一样,对临征处方,辦证施治,无不讲究《易》理,如顺逆之道,升降之机,常变之理,阴阳之要,以及正邪、盛衰、主次、标本、缓急等,无一不是《易》理的具体运用。故查嗣栗序云:“其义简,其法该,其功用正而神,是百氏之正轨,而究其盈虚之理数,析顺逆之经权,则又与《大易》相参,而阴阳之道备是矣。”(《景岳全书•查序》)医理与《易》理融会贯通,对发掘中国医药学遗产,充实中医学理论,启发思维,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张介宾是自觉意识到医易会通之重要性并身体力行的著名医学家,因此,进一步对张介宾医易理论做些探讨,这在用多学科研究中医的今天,是完全有必要的。
医《易》相通及其意义
1.天人一理
“天人一理”,是说人与自然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这一认识,医与《易》是相通的,如《易·系辞》谓“易与 天地淮,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还具体用卦交象征人与天地的统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易·系辞下》)天地人三才统一的思想,在《内经》里亦很强调,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这就将人体与天地之气统一起来了。《素问·三部九候论》论脉搏的部位与所候之气,也分天地人,如谓“上部天,两额之动味,上部地,两颊之动胁,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既明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因而各部位的动脉,各诊候相应的内胜,如“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则是“天以候肺,地以候购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都则是“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这就是人休部位、胜肪、麻搏都分作 天地人,说明人休也是一爪天地,张氏则调之“天人一理”。他还说:“人生察二五之精,为万物之灵,得天北之中和,参乾坤之化育,四象应天,四体应地,天地之合群,即香身之呼吸也,量夜之潮沙,即吾身之脉息也,天之北辰为群动之本,人之一心,为全体之看也…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休。”(《类经附翼·医易义》)这又进一步把人与天地说成是一个整体,虽然不无车强。但作为古老的中医学,以之说明人与自然相适应的重要性,从而指导摄身、预防以至临床辨证施治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