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授易学,易经之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君道、四时变化之道
孔子传授易学,易经之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君道、四时变化之道
孔子于仕途不济,在政治上是个失败者,所以晚年致力于教育,曲线救世,欲让学生将来改变世道,教徒三千,有七十二贤人。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汉书•儒林传》)。因为孔子“晚而好《易》”,并认为学好《易》,“可以无大过”,于是他晚年教学特重视对学生讲《易》道,因为《易》之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君道、四时变化之道(参见帛书《要》),是治国理民的根本。跟他学《易》的人遍布天下,一代传一代,传者不绝,直到汉初的易学家们,都还是把自己的学术渊源追溯到孔子那里的。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子传《易》于商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桥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州人杨何。
后来的《汉书*儒林传》也有大同小异的记载。王博说:“记载这个谱系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经学《易》于杨何,而杨何本身就出现在这个谱系之中。那么,这个谱系就具有了更大的可靠性。至少这是汉代易学家们自己认同的看法。在这个传授谱系中,田何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他上承战国,下启西汉,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汉代的正统易学虽分成数家,却都认田何为他们的祖师。譬如后来被列为学官的施雠、孟喜、梁丘贺,就都是田何的三传弟子。而从目前知道的情况来看,《易传》最终形成‘十翼’的系统,正是完成在施、孟、梁丘三家之时。”所以王博先生认为,《易传》是孔子及其历代弟子们写成的,其根本思想还是孔子的。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