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吉知识

二十四节气所属方位,二十四节气先后次序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二十四节气所属方位,二十四节气先后次序

[原文]

立春艮,雨水寅,惊蛰甲,春分震,清明乙,谷雨辰,立夏巽,小满巳,芒种丙,夏至离,小暑丁,大暑未,立秋坤,处暑申,白露庚,秋分兑,寒露辛,霜降成,立冬乾,小雪亥,大雪壬,冬至坎,小寒癸,大寒丑。四立、二分、二至,正应八卦,是为八节奇门九局皆起于此。

[今译]

立春在艮位,雨水在寅位,惊蛰在甲位,春分在震位,清明在乙位,谷雨在辰位,立夏在翼位,小满在巳位,芒种在丙位,夏至在离位,小暑在丁位,大暑在未位,立秋在坤位,处暑在申位,白露在庚位,秋分在兑位,寒露在辛位,霜降在成位,立冬在乾位,小雪在亥位,大雪在于位,冬至在坎位,小寒在癸位,大寒在丑位。四立、二分、二至,正好相应八卦,这是八节。奇门九局都起源于此。

一年共24节气,一个节气三元,24×3=72,即共演七十二局。古人根据八卦九宫阵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做了巧妙的安排,即以:

坎卦一宫正北方位对应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

艮卦八宫东北方位对应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

震卦三宫正东方位对应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

巽卦四宫东南方位对应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

离卦九宫正南方位对应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

坤卦二宫西南方位对应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

兑卦七宫正西方位对应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

乾卦六宫西北方位对应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所属方位,二十四节气先后次序

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八卦 二十四节气 方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