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祭祀各种各样神祇的发展历程:求签活动是在寺院、宫观、庙宇、祠堂、神龛这些地方进行的
接着让我们转谈一下求签场所的发展情况。求签活动是在寺院、宫观、庙宇、祠堂、神龛这些地方进行的。这些场所,实际也就是专门用以祭祀各种各样神祇的地方,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国上古时代的先民,他们的祭祀场所大多比较简陋,基本上属于露天而祭。当时的祭祀场所一般称坛场,辟地为场,堆土为坛。也有称“畤”的,先秦到秦汉祭五方上帝的就有“五時”,和坛的形式实际也差不多。今天的北京还有清代保留下来的天坛、地坛等,它们的式样虽然已与古制有很多区别,但基本形式却还保持着,从中我们大致还能想象出古代的坛场是怎么回事。
露天而祭的坛场一般说来是古代用以祭祀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这些自然神的,上古时代还有专门祭人的场所,那就是庙和祠。这里所说的人,大多是指祖先,“慎终追远",中国人历来有祖先崇拜的传统信仰。此外,庙和祠也有是为贤能的、有助德的人而设立的。通俗点讲,庙和祠都是用以祭鬼的。“庙”。
一般指“宗庙”、“家庙”或“祖庙”,但有时也用于王宫建筑物的名称,如“庙堂”就可以指王宫的前殿、朝堂,因而也就被人引申为天子办公的地方。
古代的庙不一定是独立的建筑物,生人的寝前就有庙,而且是以寝为主的。如《诗经·大雅·嵩高》中有“寝庙既成”之句,解释的《疏》称:“寝,人所处;庙,神所处。”但也有以庙为主的。如《礼记·月令》中“寝庙毕备”之句,解释的《注》称:“凡庙:前日庙,后曰寝”,《疏》进一步解释道:“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有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厢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为室而已。”到了以后,庙的概念有所变化,凡是祀神的场所都可以称为庙。这是因为在老百姓眼里,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和民间诸神的庙祠,没有多大区别;佛、仙、神、鬼,在他们心中的界限也不那么明确。“祠”的原义是指专门在春天举行的一种祭祀,《诗经·小雅·天保》中有“褊祠丞尝”之句,《注》解为“春日祠,夏日褕,秋曰尝,冬曰烝。”又可引申为祈祷,《周礼·春官·小宗伯》曰:“祷祠于上下神示(祇)。”《注》解为“求福日祷,得求曰祠。”中国古代官制设有专门的“祠官”,就是掌管祭祀、祠庙的官;还有“祠部”,以后则改为“礼部”。从祭祀的含义出发,中国古代就把祭祀祖宗或贤能有功德之人的庙堂称为“祠堂”。发展到后来,又有所谓的“生祠”出现,那是为活人设立的,目的也是要表彰这些人有功德。
东汉以降,随着佛教的东来和道教的兴起,中国的祭祀神祗的场所,伴着这两大宗教神谱的确立而有了新的变化,并且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佛教的庙宇大多称为“寺”,道教的大多称为“观”;前者专供佛教徒居住、供佛、礼佛的场所,后者则专供道教徒居往、供神、拜神的场所。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寺和观的原义及其用途都不是如此的。
“寺”,作为建筑物,在东汉以前原指官署或官舍,如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有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佐传·鲁隐公七年》的《疏》说:“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实际“三公”所居的府有时也可称作寺,如汉代的御史府就可称作“御史大夫寺”,所以《汉书》的注释中有这样的说法:“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寺”的名称被借用来作为佛教的庙宇,那是出于偶然的巧合。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的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先住在首都洛阳的鸿胪寺,不久汉明帝令在洛阳另建一个场所供两位高僧译经,就借用了“寺”名,叫做“白马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的佛寺。以后许多官吏、富人也施舍了一些现成的官署、官舍为佛寺,如建中寺本是宦官刘腾的住宅,原会寺是中书舍人王翊的住宅改建的,平等寺是广平武穆舍宅所立,高阳王寺本是高阳王雍的故宅……当然,更多的则是以后兴建佛寺。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佛教在中国本土站稳了脚跟,接着又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建造佛寺的运动便相应出现,参与者既有官方统治者,也有民间老百姓。唐代的大诗人杜牧,在其《江南春绝句》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传世名句。其实,南朝的佛寺又且止“四百八十”座,“四百八十”仅是诗人泛指多的比喻而已。据统计:东晋时佛寺有1768所;南朝的宋有1913所;梁有2846所;陈有1232所(陈朝疆域比东晋、宋、齐、梁要小得多)。这些数字还仅仅只是指长江以南,当时的中原地区还有更多数量的佛寺,如北魏末期,北方的佛寺总数就高达三万余所,仅洛阳一地就有五百多所。到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黄金时代,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也在民间百姓礼佛的推动下,佛寺已遍布全国。而且,这些佛寺大多坐落在景色秀丽、奇拔雄伟、古木苍天、云霞叠翠的名山胜景,有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语,从而构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为一体的、中国最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
“观”这个名称,原先也是王宫的建筑物之一部分,即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大华丽的望楼,也称作“阙”。《史记·封禅书》中说:“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你雅·释宫》中有专门释“观”之义的内容,其谓“观谓之阙”,《注》的解释说:“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以后,“观”也可指台榭一类的建筑物。至于它何时成为道教庙宇的专用称号,现在已无法详考。
关于道教祭祀神仙的建筑,有人认为《汉书·郊祀志》中记载的王莽二年(公元6年)兴神仙之事,于宫中建“八风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道观。但是,王莽时代道教尚未创立,存在的恐怕也只是道教的前身一-方术,所以称为道观恐不太恰当。道教的出现在东汉后期,它的兴盛则在两晋以后。道教虽说是从中国上古的方术中演变发展来的本土宗教,但它的兴起则受佛教的影响很大,道教的许多东西都是模仿佛教而设。
为了要与佛教竞争,所以道教必然也要设立自己特殊的庙宇。当然,道教的势力远不及佛教,所以道观建筑与佛寺相比要少得多。
总之,随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的隆盛,中国祭祀神祇的场所得到极大的增加。到宋代以后,又随着前面提到的此时出现的造神运动,使得民间庙祠激骤增多。诸如城隍、土地之类的庙宇,在三国以后就已经出现,但在当时其名头并不响亮,势力和影响也远不如佛寺道观。到了宋以后,这些民间庙宇却比比皆是,遍布全国的城镇和乡村。许多仅是一乡一土的地方神祇,也无不有庙宇香火。这点固然与宗教信仰活动有关,但不应忽视的是又与当时民间的商品经济和文化娱乐密切相关,那就是中国传统民俗颇富色彩的一章一-各地流行的庙会。
宋代开始,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村镇墟集草市之类也大大增加,具有贸易和娱乐功能的各地庙会也随之同步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宋人王咏的《燕翼诒谋录》中说:相国寺“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会实际并不仅限于都市名寺,《宋会要·刑法二》说:“自京畿至江浙……今愚民媚于神者,每以社会为名,集无赖千百。”庙会又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娱乐的一个主要场所,如奉神像出巡、妆神扮鬼、高跷、旱船、花鼓等不胜枚举,最富特色的要算演戏,所以久而久之,城乡许多庙宇正殿的对面,往往修造一个亭阁式的戏台,这种情形即使在今天的许多地方还能见到。所以,当时有人修建庙宇,首先不是为了拜神而是为了娱乐的,如华北的三河县《县志》中有一篇《重修麻林山庙碑记》中就这么记道:“余先人非佞佛者也。曷为建此?从俗也,从众请也。
乡人终岁勤动,不获休息,遇庙场为酒食,召宾朋熙熙以来、攘攘以往,其犹是春秋两社之遗意也乎。……余乡附近无庙宇,乡人因以建庙请之。”这些林林总总祭祀和各种神祇的场所,也就为签占术的问世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