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文化的表达:吉祥文化多用象征表意,即借助于一些常见的事物,表示吉祥的含义
吉祥文化来自劳动,是在民众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与自然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被发明创造、不断丰富、传承使用的。
首先,吉祥文化多用象征表意,即借助于一些常见的事物,表示吉祥的含义。例如春节时贴的对联,两句吉语。一方红纸,表示辞旧迎新。祈福增寿,内容多以耕读世家、万象更新、新春欢乐、福寿康宁、春山绿水、五谷丰登、繁荣昌盛为主。还要在床头贴“身体健康”,灯火处贴“小心烛火”,主屋正墙贴“招财进宝”。橱柜上贴“黄金万两”“鱼肉满橱”“衣服满柜”,院墙上贴“吉星高照",牲畜栏门上贴“六畜兴旺”,车上贴“日行千里”或“牛行虎步,车动雷声”,门口对面墙、树上贴“出门见喜”,其他小件家具上,一律贴“酉”,谐“有”音,寓富有。除夕夜守岁,济宁曲阜一带要在中庭竖一竹竿,上悬灯笼,谓之“天灯”;济南平阴等地,使灯终夜常明,叫“长明灯”;而德州一带则将一捆谷草竖在天井之中点燃,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代表五谷,谷草侧向何方,代表何处谷物来年丰收,叫“照天庭”“照田蚕”;济南长清则在大门外、村外烧蒿草“照天庭”;潍坊昌乐以“幸庭灯”代之;聊城东阿一带则布灯,陈设灯笼或拉出电灯来“照请”,旧时还烧“避瘟月”。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全家除夕吃的过年饭,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一般主食是用大米和小米一块蒸的“干饭”或者水饺。菜肴讲究必须有鸡,寓“年年大吉”,有鱼,寓“连年有余”,全家人围坐在一桌,喝团圆酒。新年的第一顿水饺也很有讲究,鲁中一带常常包人花生、枣、栗子、钱币、糖块、麸皮等,祈求早得子、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生活甜蜜、发大财。煮水饺破时,不说“碎”“烂”“破”,而说“挣了”“挣了不少”,有时还故意弄碎几个,以讨口彩。
其次,谐音成趣。甲乙两个词语,甲词语的语音形式与乙词语的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而乙词语又具有吉祥、文雅的意义内容,人们便以两词语语音相同为条件故意造成谐音双关,使两词的意义相沟通,以此喻彼,以求吉利。在此基础上形成某种风俗习惯,有的叫“意头”,有的叫“口彩”。民间春节贴福字,“福”以倒贴为好,讨“福到了”的口彩。为了强调谐音含义。民间还附会了许多故事。例如,贴福字据说是为了躲避姜子牙的老婆“穷神”,倒贴“福”字据说是马皇后为了避免朱元璋乱杀人。传说朱元璋让家家门上都贴“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上街查看,发现这家把“福”字贴倒了,大怒,命令御林军将这家人抓起来,满门抄斩。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这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的,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在生育习俗方面,曲阜旧时习俗,女子婚后三年不生者,元宵夜到街上偷灯吃,一般偷刘姓(“刘”谐音“留”,寓意留住孩子)和戴姓(“戴”谐音“带”,寓意怀上孩子)的,民谣曰:“偷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有了女孩叫灯哥,有了男孩叫灯成。”牟平、乳山、文登等地“剩”谐音“圣",当地群众过春节蒸大饽饽临结束时,总要用剩下的几块小面团(有时干脆就是提前预备下的)捏几条头似龙或蛇、身上有刺的所谓“剩虫”。民间认为,有一种能使衣食剩余的神虫,老百姓用节日剩下的面团蒸“剩虫”,将它放在粮仓、囤子及衣橱里,祈求它会带来五谷丰登,衣食有余的好生活。此以“剩”寓“圣”,跟以“鱼”寓“余”有异曲同工之妙。“剩(圣)虫”是一个较常用的方言词。民间比喻某种东西长时间吃不完,用不完或者取不完,便会说“出来剩虫”了。这一带准备过门或过门不久的新媳妇,最希望穿上婆婆给她做的新棉裤,认为穿上婆家的棉裤,以后的新生活将会粮米成仓成库,吃穿不愁,家业兴旺。而婆婆常乐于满足儿媳这一不高的要求。其实,棉裤事小,讨个吉利事大。以“裤”谐“库”,取其寄托之义。同样的,甲乙两词语音相同,而乙词语的内容与死亡、灾难等不吉利的意思有关,民间便采取某种方式加以避讳。避讳也是为了吉祥。
古时候的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缺乏安全保障,遇风浪造成翻船、死人的事情常有发生。久而久之,渔民们便形成一些求平安、保康宁、图吉利的迷信习俗。为了避开“翻船”的“翻”,甚至也避开与“翻”字相同的音,就称翻身为“划身儿”“划个儿”,称“帆”为“篷”,称“帆船”为“篷船”。为避开“完了”“了了”的说法,打完一船鱼叫“满了”,把酒喝完叫“把酒满出来”,如此等等。每到过年之时,胶东一带就要蒸一种很大的馒头,叫作“大饽饽”。蒸的时候,由于火势很猛,常常使大饽饽裂开口子,当地人叫“笑了”,从不说“裂口子”。笑是人的动作,当地人赋予饽饽“笑”的动作,更增加了喜庆色彩。
再次,还用冠以喜庆吉祥的字、词去称代、比喻事物。如用“喜”冠以生育词语,求子叫“拴喜”,怀孕叫“有喜”“害喜”,生孩子叫“添喜”,并到娘家“报喜”,备“喜蛋”。小孩出生后直到成年之前,又以红色庇佑其无病无灾,健康生长,如戴红肚巾、扎红腰带、钉红衣领子;每年端午节,用红布缝小鸡在帽子或衣袖上,再串上辣椒种,取名“鸡餐豆”,以祈不生水痘。传统的风筝多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或者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寓意福寿双全、连年有余、四季平安。
此外,还直接使用唱词,用表演性质的语言,表达吉祥的含义,有的叫“佛歌”,有的叫“巧话”。例如,大年初一敬天地,就有相关的吉祥歌词,供人们念叨:“大年初一天气寒,多拜老天一整年。金香炉,银供桌,两把烧香往上搓。五个供,五个馍,五碗干菜随和着,满堂儿女把头磕。”泰安则有上供歌:“大年五更地里寒,灶王老天整一年,金香炉,玉石桌,五碗供,三盘馍,五碗扁食往上托。先烧元宝后烧纸,大男小女把头磕,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使用禁忌进行禁限,也是吉祥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对于出行,从“父母在,不远游”,到“老不上北,少不上南”“老不人川,少不游!",就是一种禁忌。旧时人出行忌“黑道日”,即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不利出行;而“杨公忌”之日更是禁忌出门,即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这些日子忌出行。时至今日,“三六九,向外走;二五八,赶回家”仍是大众的普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