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祝愿中平民百姓的最高理想,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
农业社会植根于土地,向土地索取衣食。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业“靠天吃饭”,是因为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土地与大自然的适应。为什么过去的平民百姓最畏惧“天灾人祸”呢?人祸是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包括以上所讲的“赃官”在内,他会使人贫困,民不聊生;天灾包括水旱、风雨灾害和虫害等,也会使农产颗粒无收。因此,人们祝愿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只要“上天”顺应,就会有好收成。
明代以来,民间有“风调雨顺一-四大金刚”之说。四大金刚在佛教中亦即“四大天王”。原为守护天界的护法天神,各持一方。明代被写进了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榜),由此彻底汉化,并卷进了商周的是非之中。书中说四大天王本为商朝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奉命抵抗周武王大军。拿宝剑的叫魔礼青,“人逢此刃,四肢成为齑粉”。拿琵琶的叫魔礼红,拨动琴弦,能使周军尸横遍野。拿伞的叫魔礼海(在佛教中还有一只银鼠)。此伞撑开,“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拿锦囊的叫魔礼寿(在佛教中是手缠一龙或绳索),囊中藏有花狐貂;花狐貂两胁生翅,一旦放出,能“食尽世人”。
他们兄弟四人助纣为虐,最终都送了命。死后被姜子牙奉命封为“四大天王”,守护佛地。明代钟惺批曰;“姜太公为诸神之祖,钦救众神,无不用命。”《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就此说:
子牙又命柏鉴:“引魔家四将上坛受封。”少时,只见清福神用幡引魔礼青兄弟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令。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魔礼青等仗秘授之奇珍,有逆天命;逞弟兄之一体,致戮无辜。虽忠荩之可嘉,奈劫运之难躲。同时而尽,久入沉论。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毋忝新纶。”
增长天王 魔礼青 掌青光宝剑一口 职风
广目天王 魔礼红 掌碧玉琵琶一面 职调
多文天王 魔礼海 掌管混元珍珠伞 职雨
持国天王 魔礼寿 掌紫金龙花狐貂 职顺
魔礼青等听罢封号,口授谢恩,出坛去了。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说:“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动数。其同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这是讲故事,既非历史,也非现实。虽说是他们“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但是,寺院天王殿里的塑像却是凶猛威武,“风调雨顺”并没有使之“五谷丰登”,只是留下了一个吉语。在群众中影响不大。
老百姓是讲究实际的,包括古代神话中那些雨师、风神、雷公、电母之类,只是想象出风雨雷电等何以发生,也没有解决“风调雨顺”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最关心的是干旱了怎么办?雨多了怎么办?如何逢凶化吉呢?
“早湛”这个词,系指大早和久雨,为农业之大敌,也都是人们难以渡过的灾难。《诗·大雅·云汉》是遇大早时周王祭祀求神佑助的一首歌。其中一节:
旱既大甚,(干旱已经很厉害)
涤涤山川。(山川草木皆桔干)
早魈为虐,(早魈鬼怪巡凶恶)
如惔如焚。(像火燎,如火烧)
我心惮暑,(天热得使我心焦)
忧心如熏。(心中忧愁如火烤)
群公先正,(在天的诸侯公卿)
则不我闻。(对我又漠不关心)
昊天上帝,(苍天啊,上帝)
宁俾我退?(难道使我困毙)
早魃是什么鬼怪呢?原是一个天女,即早神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而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
由此,反而给人间造成了祸害。她的形象,《神异经·南荒经》说:“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遇者得之。投溷中乃死,早灾消。”编故事也有相生相克的因果关系。这里出现了“除魃”之法,就是把早魃丢到厕所里,便会死去。在汉代画像石中,也有“虎食女魃”的画面,以老虎的威猛将早魃吞啮。《山海经》的明清插图则将早魃画成一个文雅的青衣妇女,但下身变幻成矮小的鬼怪。然而,遇到大早,更常用的办法是“求雨之祭"。《左传·桓五年》说:“龙见而雩。”即在每年孟夏时节,苍龙昏见于东方,以是月祀五方上帝,谓之常雩。又大早亦雩,《公羊传·桓五年》说:
“大雩者何?早祭也。”注:“祭言大雩,大早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现在看来,似乎天真可笑,好像让一群孩子手舞足蹈,群呼"雩(雨)。雩(雨)!”天上就会落下雨来。这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又是认真的。因这既关系到大众的生计,又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王充不相信这种做法,但他记述了汉代求雨的活动。他说:“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论衡·乱龙篇》)《淮南子·说林》也记有“圣人者随时面举事,……旱则修土龙”。
大自然的脾气是难以摸透的。抛开那些远古神话中的雨师、风神、雷公、电母等不谈,从早神女魃到土龙招雨,并没有解决“风调雨顺”的问题。及至后来,也直接影响到民间风俗,成为民俗活动的事项。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说:“凡岁时不雨,家贴龙王神马于门,瓷瓶插柳枝,挂门之旁,小儿塑泥龙,张纸旗,击鼓金,焚香各龙王庙。群歌曰:
‘青龙头,白龙尾(声作以),小孩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下到十八(声作巴)。摩诃萨。’初雨,小儿群喜面歌曰:"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声作古)来了。”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笤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橹际,日扫晴娘。”直到现在,陕西,甘肃一带的农村妇女,遇到连阴天,久雨成灾的时候。
便剪一个“扫晴娘”(或叫“扫晴媳妇”),贴在大门上。就是一个妇女举着扫帚,要把天上的乌云扫光。应验与否不说,但反映了人们的心情。
艺术表现出人的理想和追求,并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因面创造了大吉大利的吉祥文化,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现实。古代,农民的生活并不复杂,要求也不高。所谓“丰衣足食”,只能说是人类对于生活资料的基本要求。“春种一粒票,秋收万颗子。”春种秋收,按理说农田的生产周期并不长,农作技术也已完备,只要没有严重的天灾人祸。农民凭着辛勤的劳动,是可以有个好收成,做到自给自足的。所以说,在封建社会里,平民百姓的最高理想,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