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筮课堂

古人创造的历法是“火历”,其次是阴阳合历,最后战国时期的四分历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中国古代历法有一个层次清楚的发展过程。虽然我们不知道最开始人们是如何认识天象、把握时令的,但是根据目前可以见到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古人首先创造的历法是“火历”,其次是确立于尧时期的以观象授时为特点的阴阳合历,最后是成于战国时期的四分历。

中国古人根据天象确定农事活动的时间次序,最早注意到的是“火”而不是太阳、月亮。“火”亦称“大火”,《夏小正》传文中说“大火者心也”,也就是说,“大火”是指后代所说的二十八宿中的心宿。按《左传》的说法,古人是“火纪时焉”,是以观察心宿的出没规律来制定历法。主管这项工作的官员是“火正”。《国语·郑语》中有“黎为高辛氏火正”的记载。

古人创造的历法是“火历”,其次是阴阳合历,最后战国时期的四分历

火历是极其原始、疏阔的历法,它的特点是不具备后世制定历法的那些基本原则,只凭对天象进行直观观察。它只观察大火(心宿二)的显隐行止,面不理会日月星辰的天体运行情况,因此它没有年月日的概念,不知道春夏秋冬的区分。这种历法能够解决的时间问题只是寻找农事生产活动的周期,以大火的昏见作为一个新的农事周期的开始,按照后来的历法术语来说,大火昏见就是火历的岁首。

《尚书·尧典》中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帝日,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在这个时期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阴阳合历。

在这里有两点需要重视。第一,提出了闰月与四季的问题。第二,指出一年包括三百六十六天。按孔颖达疏:“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正三百六十日。除小月六为六日,是为一岁有余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这正是《周易》筮法中所说“五岁再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日之期”的历法上的依据。

因此,《周易》筮法的产生应该在尧时或尧以后。综上,《周易》筮法产生年代大致是在从尧直到商末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里。一方面由于资料不充分,无法进行更加深人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易》筮法的产生本身就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是哪一年哪一人所能创设出来并流行于世的。所以,对其产生年代上的判断不可能过于具体。

大体上估计,原始物占大约盛行于中国有文字记载以前,物、数并用时期大约是在黄帝至尧这一时期,九筮开始流行是在尧以后,也就是所谓的“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周易》筮法最原始的形态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出现的,是九筮中的一种。夏易《连山》、殷易《归藏》的占筮方法,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易》筮法肯定不同,大概也是九筮中的两种。

古人创造的历法是“火历”,其次是阴阳合历,最后战国时期的四分历

至西周初年,《周易》一书问世,九筮中的一种被改造成与之相配并行的筮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筮法。因此,我们估计,《周易》筮法的产生虽然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它的最后完善则是在商末周初。九筮出现在《周礼》一书的记载中,可以说明,在周初,虽然《周易》筮法作为官书取得了统治地位,但是九筮还没有最后失传。

应该说明的问题是,数字卦向卦画的演变,可能也是在周初。一方面,考古资料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着成熟的数字卦,另一方面,《周易·春官·太卜》记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由此推论,可能这是一个二者并存的转变时期。

到孔子作《系辞传》时,这一转变过程早已完成,而对于周初易的变化历程古人已不甚了解。孔子在说明《周易》一书的产生时间时,就是用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这样的推测语气,说明他已经不敢对这一问题下定论了。所以孔子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是因为对周初卦象变化过程的不了解,基于他所见到的现实,错误地认为是卦象的产生在先。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阴阳合历 火历 四分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