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著作的“四大奇书”之一《梅花诗》:预言了近千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
先来说说《梅花诗》。
《梅花诗》是十首预言诗的合集,作者是北宋的哲学家、易学家邵雍。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公元1077年)。他精于易数玄学,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擅用先天易数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宋史》记载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徽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等人都很敬重他,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位列北宋五子之一。如今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
邵雍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近千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和其他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十分晦涩的语言。《梅花诗》
全文如下:
第一首: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一据说是预言北宋靖康事变。此事已经是邵雍死后50年(公元1126年)才发生的。
第二首: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一-据说是预言南宋兴废事。
第三首: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据说是预言元朝历史。
第四首: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据说是预言明朝历史。
第五首: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据说是预言清朝历史。
第六首: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一据说是预言中华民国前期史事。
第七首: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据说是预言中华民国中期史事。
第八首: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据说是预言国民党事。
第九首: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
据说是预言毛泽东建立新中国事。
第十首: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据说是预言华国锋、叶剑英,及邓小平中兴改革事。
上述十首诗里的“据说”都是一些高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在这里介绍两个较为简单,自己能看得出的解读,其余的各位有兴趣可以自行钻研一下。
先解读第三首:
“天地相乘数一原”,据《周易·系辞》,天数为五、地数为六,“相乘"即相合之意。这样,天地相合即为十一,一原就是一个轮回。从元自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到顺帝亡国恰好历经十一个皇帝。“忽逢甲子又兴元",元世祖忽必烈于1264甲子年(至元元年)定都燕京,国号大元,至1324甲子年元帝国达到全盛。这60年正好为一个甲子。
“年华二八乾坤改",1368年即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朱元璋亦于本年建立明朝。这当然是“乾坤改”了。
“看尽残花总不言",元朝灭亡后,最后一位元顺帝逃回塞外,后来被一个名为“扑不花”的宦官暗害而死。
再解读第四首,这个就更加明了了:
“毕竟英雄起布衣",明太祖朱元璋乞丐出身,当然是布衣了(布衣即平民百姓之意)。
“朱门不是旧黄畿",“朱门"当然是指姓朱,“黄畿”谐音“皇基”,朱元璋定都于南京,后来明朝把北京定为首都,所以长久的“皇基”不会在此。
“飞来燕子寻常事”,这个明显是指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开到李花春已非”,“李花”就是李自成。李自成曾为流民,后为“流寇”,故被人称为“李花子”。1644年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当然是“春已非”了。
这两首是比较简单的,实际上,大部分诗句比这两首隐晦得多,有的还需要用典。
这种过于艰涩隐晦的东西,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