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

上震下坎:解卦、雷水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上震下坎:解卦、雷水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上震下坎:解卦、雷水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初六,无咎。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卦辞  初六  九二  六三

 九四  六五  上六  彖传注


【卦名】

今本:解 帛书:解 归藏:荔 上博简: 清华简: 海昏:解

《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

根据《说文》,解字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判。判是用刀子将东西一分为二,取分解、拆解之义。如《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左传》宣公四年的“宰夫解鼋”。

二是廌兽,一种能分辨善恶的独角兽圣。《说文》廌部说:“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省。”段玉裁注说:“《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陶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按古有此神兽,非必皋陶赖之听狱也。《广韵》曰:《字林》、《字样》作解廌,《广雅》作,陆作獬豸。陆谓陆法言切韵也。廌与解曡韵,与豸同音通用。廌能止不直,故古训为解。《左传》宣十七年:庶有廌乎。杜注:廌,解也。《释文》本作廌,《正义》本作豸。陆云:廌解之训见《方言》。孔云:豸,解也。”

廌兽又称獬豸,解、豸,是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有说像牛,有说像羊,有说像鹿者。这种独角兽会辨别人之正直与不正直,有罪之无罪,专触有罪或不正直的人。因此古代圣王如皋陶,就用牠来协助断案。另有传说,为政清明公正,朝庭上就会出现这种瑞兽。这样的“解”字亦有分辨、辨忠奸的意思。

法(灋)就是从廌兽的辨不直能力所演变而来,《说文》:“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解的卦象下坎为法律,为公平正义,上震为出为执行,因此有正义伸张之象。

一般来说,较常的用法裡,解音“姐”,解放的意思。或音“谢”,懈怠的意思。解的原意是分解、解剖的解。解也和“懈”字同义,即懈怠的懈,表示怠慢。

甲骨文作,为两隻手将牛角掰开,会分解、拆解之义。后来手演变为刀子。这也是《说文》说的“判也”。甲金文中,“解”也是做分解,或懈怠用。

归藏作荔,可能是劦的假借。劦即协之古字,同心协力,或者是不停地出力,引申也有努力不懈的意思。这与解卦卦义要人积极行动以解除危险的意思是相通的。上博简作,清华简作,皆可视为解字的假借。

但清华简字另外也隶定做,从纟从廌从止,可能借为廌字。

【卦义】

解除、解脱、解放,解救危难,赦免罪刑,正义伸张。

《杂卦传》:“解,缓也。”《序卦传》:“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为舒缓的意思,指的可能是危险、困难的舒缓、缓解。若以缓慢来解释解卦,那么似乎有懈怠之义,这并不符合解卦卦义。

卦象为下坎险,上雷动,《彖传》说:“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也就是以行动而让自己脱离危险,离开危难,得到缓解。

易经卦象凡坎卦皆是险象,八卦的坎,真正的危险位置在下体,坎在内为实质之危险与忧心,若在外则只是潜在危险,若不主动犯险则可做为天险屏障,甚至还有多功之象,因坎中居九五之尊,五多功。坎险若遇雷以动之,或遇风以散之,都可得到缓解。所以涣卦也有类似的意思,都是危险得到了缓解与解脱。只是两者意义不同。解卦是藉由积极的行动,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危险。涣则是藉由巽木(舟楫)也就是工具化解危险。

因此解卦是以积极行动而化险为夷的卦,凡事必需积极去面对,以化解危险。

震为动,在内为来,在外为出。坎为险。解卦为出险之象。坎为监狱,震为出,因此解卦又有解放、释放,即罪刑受到赦免的意思,若有犯错者,遇解卦也可得到赦免或原谅。《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这也符合解廌专门触不直的涵义。

坎为法、为律、为平,震为执行。因此解卦也有执行法律,公平正义得已伸张之象。

坎为雨又为疑心,雷震动之,则有解开疑心病之象。雨为天地相交、阴阳调和之象,易经中除了有“遇雨则吉”之占外,遇雨也有“释疑”之义。古代更以“雷雨作”为罪刑得到赦免的天象,因此《象传》说“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解卦利西南,西南为坤方,比喻平易之地。

解卦吉道在于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任何问题都是立即、马上解决,毫不迟疑。故卦辞说“夙吉”。夙者早也。

解卦六爻以能动为吉,因此上卦震卦三爻都属吉爻。内卦因处坎中,因此必需能为外震解救者为吉。下卦三爻之中,六三不但处下体与互体的两坎之中,又以柔而处多凶之位,不得其解,因此最凶。初六虽在坎险深处,但得九四之应而能免咎。九二之吉,在于与六五相应,又是阳刚能动而得中之爻。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危险缓解,利于西南方。若是没有要去那裡,那么回家为吉。若是要去什么地方,赶早则吉。

《彖传》说:“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行动以脱离危险,这是以二体卦象说明解卦必需採取积极行动。“利西南,往得众也”,西南为坤,坤为众,故往西南可得到群众。得众亦可解难。这也是坤卦所说的“君子有攸往,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指九二,九二居内故曰来,居中,故曰得中。

《象传》说“君子以赦过宥罪”,有罪者可得赦免与宽恕。

总言之,得解卦凡事需积极处理与面对,无事则快快回家休息,有事则立即行动前往。

就引喻观点来看利西南,西南为平易之地,坤卦说西南得朋。西南为坤方,坤为众,为顺。

王弼以济难解释解卦,因此“无所往”为无难可解。既然无难可解,来复为吉。而“有攸往”为有难要救,救难当以速早为吉。王弼:“解之为义,解难而济厄者也。无难可往,以解来复则不失中。有难而往,则以速为吉者。无难则能复其中,有难则能济其厄也。”王弼看法为后世多数易学家所接受。

褚氏曰:世有无事求功,故诫以无难宜静,亦有待败乃救,故诫以有难须速也。

【字义】

利西南:传统以西南为坤方,为得众而平易之地。王弼:“西南,众也。解难济险,利施于众也。”《说卦传》“帝出乎震”一段并未明说坤卦方位,但从其他八卦的方位以及文字顺序可推理得知,坤在西南,并以坤为戍守之卦:“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说文》:“役,戍边也。”坤主闭藏,役为戍守边疆,亦有闭藏、防守的意味。

来复:来,回来。复,回家。来复,回到家裡,引申有回到原点、回到原来地方的意思。依《彖传》“其来复吉,乃得中也”,就卦象来说“来复”指的是九二爻。解卦为乾坤二次阴阳交换旁通而成,先是乾初至坤四,变为姤与豫。姤九五至豫二,成鼎与解。但个人窃疑,来复也可能指的是九四爻。因九四乃源自乾初,乾初是阳复之位。

有攸往夙吉:有攸往,有所往,或有远行。夙,早,引申为“速”。夙吉,早则吉。若要去任何地方,那么越快越好,越早越好,赶早则为吉。引申为若有要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立即、尽早行动为宜,不宜慢慢拖延等待。夙吉,帛书作宿吉。宿为住宿、止息的意思。但宿在古文中也经常与夙通用。

赦过宥罪:赦免过错,宽恕罪刑。过为错误,过错。宥,《说文》:“宽也。”宽恕并非赦免。《周礼》:“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灋,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憃愚。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然后刑杀。”三刺即三杀之法,指的是判人死罪,除了必需历经讯问群臣、群吏、万民的“三刺”程序之外,还有三个可得宽恕罪刑的理由,一是不识,即不知、无知,二是过失,不小心的过错而致人于死,三是遗忘,因为对于某些事情的遗忘而致人于死。三赦之法,则是可免除罪刑者,包括幼弱、年老,还有愚蠢。《大象传》的注解,符合解为獬豸的卦义。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没有罪咎。处于解除危难的初期,无所罪咎。此时宜安静休养生息,将来才能凡事得宜。

初六虽在坎下,但上承九二,外又与九四相应,柔在最下而能安。九四是震动的主爻,也是解卦中解脱危险的主爻,因此初六能够为两个阳刚之爻所解救。

程颐:方解之初,宜安静以休息之。爻之辞寡,所以示意。

蔡清:初六以柔在下,则能安静而不生事以自扰,何咎之有?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畋猎捕获三隻狐狸,并获得黄色的箭头,贞定则吉。此比喻能去除邪恶的小人,并能秉持中庸之道,有获利之象。

田,畋猎,打猎。狐,狐狸,为狡猾而多疑的动物,难以捕获。此比喻奸诈的小人。田获三狐,喻指处理了麻烦的人物。

黄矢,黄色的箭头。黄为中色,比喻中庸,因九二居于下卦中爻,有中庸美德。矢为箭头,箭头其物为金属而坚硬,其飞行又直,所以比喻人刚正正直。九二为刚,有刚直的美德。《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得黄矢,或有得以出征之义。

狐象有两种可能,一是坎,九二居下体坎中,坎为疑,狐为多疑之兽。未济“小狐汔济”也是坎在下。其次是艮,虞翻:“二称田。田,猎也。变之正,艮为狐。”此取象可能来自《说卦》:“艮为黔喙之属。”马融曰:“黔喙,肉食之兽,谓豺狼之属。黔,黑也。阳玄在前也。”《汉上易》引郑康成曰:“谓虎豹之属,贪冒之类,取其为山兽。”《左传.僖公十五》秦穆公伐晋得蛊,卜徒父以艮为狐:“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九家易》逸象同时有“坎为狐”、“艮为狐”。

巽六四:“悔亡,田获三品。”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小人背负财物,又搭乘君子的车乘,招摇过市,而引来盗贼抢夺。贞定则有悔恨。

《繫辞》中孔子特别举这一段当例子说明,写《周易》的人,特别了解盗贼。负且乘,负为背负,指背负物品、财物,这是小人的工作。乘为搭乘,乘车,车子是专属于君子、大人的交通工具。小人背负著物品,搭乘大人才能坐的车子,是小人招摇过市,因此引来盗贼觊觎,抢夺财物。轻慢地怀藏财物,简直是教盗贼来抢夺,就如女子妖冶打扮容貌而引来姦淫。

此告戒人行事当守本份,不当踰越。当知密藏,不要炫耀。凡事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当将会引来灾祸。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两爻都有坎险在外。坎为盗,盗即寇。

【字义】

负且乘:负字一语双关。负的原意为背负财物,引申又有倚恃的意思。《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负字从人从背,为有人背负财物的意思,因此其原义为背负。又引申为有所恃,此皆符合此处所说的小人之状。既背负财物,又倚仗主人之势。负又有负债的意思,此处不用。乘为乘车。依孔子注解,负为小人之事,但乘则是君子之器。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因此引来盗贼。

自我致戎:“戎”或作“寇”。依经文,应作“自我致寇”。朱熹:“ 戎,古本作寇。”不过就卦象来说,六三居互体离中,离为戈兵,亦有戎象。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慢为轻慢、有恃无恐。藏,身怀财物。诲,《说文》:“晓教也。”《玉篇》:“教示也。”诲为教人......的意思,引申为招致。冶,打扮。孔颖达:“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以此小人而居贵位,骄矜而不谨慎,而致寇至也。”冶,郑虞陆姚王肃作野。郑玄:“饰其容而见于外曰野。”

又谁咎:爻辞讲“贞吝”,但《象传》却以“又谁咎”注解。同人初九及节卦六三曰“无咎”,《象传》亦以“又谁咎”注解。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解救你的脚趾,朋友来了才终于可信。

解而拇或者解释为卸除其脚趾,足大指被伤而断。震为足,坎为械。

解而拇比喻没有对症下药,无济于事。拇(脚趾)这裡指的是初六,《易经》中常以初爻为脚趾,并可比喻为枝微末节,无关紧要的末稍,或是行动的开始。因九四与初六相应,有阳济阴弱之象。

依王弼,六三附于九四,为九四之拇,九四必需解除与六三之比应关係才能够与初六相应相孚。然而爻象之间,有上下体之区别,因此说六三与九三比应较不洽当。

程颐以拇比喻当去除之小人,解而拇为去除小人:“居上位而亲小人,则贤人正士远退矣。斥去小人,则君子之党进而诚相得也。四能解去初六之阴柔,则阳刚君子之朋来至而诚合矣。不解去小人,则己之诚未至,安能得人之孚也。”

传统注解只一味将解而拇比喻为去除小人,要去除小人才可让朋至而信。这样的注解未见字义之误谬。拇为手指或脚趾,岂能说切除就切除?自断手脚以取信于朋友,这是黑道在发誓吗?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九四以阳居阴,不当位,又位居臣位,虽有解救危难的能力,但并非掌权者,而所解救的初六,既不当位(以阴居阳),也不是危险的核心,只是枝微的地方,所以这件事完全跳谱。等朋友来了,才终于事情落实而可信。

【字义】

解而拇:解救你的足趾,或卸去你的拇指。解为解救,或卸除的意思。拇有二说,一是手的中指,二是足大指。《说文》:“将指也。”段注:“将指,谓手中指也。《大射礼》右巨指钩弦。注云:右巨指,右手大擘也。又设决朱极三注云:三者,食指、将指、无名指。小指短,不用。《左传》定十四年,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注云。其足大指见斩,遂失屦。易咸初六,咸其拇。马、郑、薛、虞皆云:拇,足大指也。合三经而言之,手以中指为将指为拇,足以大指为将指为拇。此手足不同称也,许谓手中指。易拇,荀作母。”“拇”荀爽作“母”。“解而拇”帛书作“解其栂”。依王弼注,似乎应如帛书作“解其拇”:“失位不正,而比于三,故三得附之为其拇也。三为之拇,则失初之应,故解其拇,然后朋至而信矣。”牧野古书又作坶野,疑“解而拇”是否与牧野之战有关。《说文》:“坶,朝歌南七十里地。《周书》:武王与纣战于坶野。”《广雅》:“母,牧也。”

朋至斯孚:孚,信实,指事情确实而可信。朋友到来了才终于可信,反之,若朋友若未至,则不可信。帛书作:“傰至此复。”傰借为朋,复借为孚。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遭到拘繫得以获得释放,吉,让小人信服。

君子维有解另可解释为因君子的维繫而得到解救。

朱熹:君子有解,以小人之退为验也。

【字义】

维有解:维,繫,拘繫的意思。《诗经‧白驹》“絷之维之”。另也可解释为维繫、维持。解,解救,解脱,脱险。孔颖达则认为是语助词:“维,辞也。”因此“君子维有解”即是《象传》说的“君子有解”

有孚于小人:有孚信于小人,意思为小人因此而信服。朱熹则认为,“孚”是信验,指的是“君子维有解”这件事的信验,要从小人退散来看。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王公藉以在高牆上射击隼鸟,一发就中,无往不利。

孔子解释此段说:隼是一种鸟,弓箭是一种工具,拿弓箭来射击的是人,君子把工具带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当然是无往不利。行动而不拖泥带水,所以出手就有收获。

此段言君子藏器,见机行事,因时而动。一见有背叛者,快、狠、准地立即出手,一定会有收获。比喻的是君子对于事件有所预见与准备,当事情发生时就能够明快的处理。

内卦九二为田获三狐,外卦上六为射隼高墉。李光地以两爻的狐与隼分别喻指内乱与外患:“盖狐者,邪而穴于城社,在内之奸也。隼者,鸷而翔于垧野,化外之悍也。自二至五,所以解内难者备矣,于是而犹有外来之强猛,乘高墉以射之,动而有功矣。”

【字义】

:《周易》中共出现五次,大有九三公用亨于天子、益六三告公用圭,六四告公从,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小过六五公弋取彼在穴。程颐认为称“公”是因为贵高而非君,有贵而无位之义。后儒多从之。杨万里则以公为大臣。俞琰则说:“易中大事称王,小事称公。”大有九三虞翻注,以三为公位,若依此逻辑,解上六应属太庙之位,那么公当指先公。卜辞中亦有以公为先公者。大有九三注程颐又以公为公侯、诸侯,那么公又是国君、诸侯之称了。统言之,“公”古籍中的用法也不是相当严谨,有做为通称而无爵位之义者,亦可称诸侯国君,《周易》中难以论断当从何义。《左传》重耳筮问救周襄王得大有九三,以“公”为指重耳本身,这又是诸侯国君之称。《周易》本是占筮之书,字义往往一语多关,公亦当保留其多面向之文义,此处也没有专指小事,或者是贵而无位之义。反而从《象传》的解释来看,处理的是背叛之事,怎是小事?射隼只是一种比喻,实际上非专指射隼之事。

:隼,一种猛禽,一般认为隼比喻叛逆者,不过《九家易》认为隼比喻的是暴君。射隼,比喻平服叛逆。《九家易》:“隼,鸷鸟也。今捕食雀者,其性疾害,喻暴君也。阴盗阳位,万事悖乱,今射去之,故曰以解悖也。”

高墉:墉,音庸,牆。高墉,高牆,指城牆。

以解悖也:《说文》:“悖,乱也。”段注:“两国相违,举戈相向,乱之意也。”依《说文》,悖为动乱。解悖为解决动乱。易学家或以悖为悖逆、叛乱,那么解悖为解决叛乱。但依段玉裁注,悖之为乱,应指两国之衝突,因此隼似乎喻指来自敌国的侵扰,或者入侵者。虞翻则以赦罪解释解悖,《象传》“赦过宥罪”注:“君子谓三。伏阳出,成大过。坎为罪,入则大过象坏,故以赦过。二四失位,皆在坎狱中。三出体乾,两坎不见。震喜兑悦,罪人皆出,故以宥罪。谓三入则赦过,出则宥罪。公用射隼以解悖,是其义也。”

【彖传注】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以上下二体卦象解释解卦。下坎为险,上震为动为出,险以动而出险之象。坎来动行而出,积极行动以逃避危险之象。

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解卦卦象中没有坤卦,为何说「利西南」?解卦是乾坤旁通而来,乾坤往未济卦发展历程中两次阴阳交换而得。先是乾初至坤四,成姤和豫  。姤九五和豫六二交换,成鼎   和解  。“其来复吉,往得中也”指的是九二爻,姤九五中行至豫下坤之中成解卦,坤为西南为众,因此“利西南,往得众”。

荀爽:“谓乾坤交通,动而成解卦,坎下震上,故雷雨作也。”

虞翻以解卦自临而来:“临初之四。坤,西南卦。初之四,得坤众。”“谓四本从初之四,失位于外,而无所应,宜来反初,故无所往。复得正位,故其来复吉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乾行得坎,雷雨作,云行雨施,为有功之象。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乾卦《彖传》:「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解为雷雨作,云行雨施之卦。具体而言,乾初至坤四,九五至坤二,得解卦而雷雨作。「百果草木皆甲坼」,万物脱壳而出,生命解放。坼,裂也。甲,壳。甲坼,壳裂开。坼,马陆作宅。马融曰:宅,根也。

上震下坎:解卦、雷水解卦详解:原文及白话翻译 全文完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解卦 易经解卦 周易解卦 雷水解卦 上震下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