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预测

谶纬第一奇书的《推背图》的作者是两位传奇人物:李淳风和袁天罡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两位传说中的作者均为奇人,且二人的奇行奇事都见于史籍。

《推背图》传说是由唐代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合著,这两位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

先说李淳风。

据《旧唐书·李淳风传》记载,此人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九岁时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十七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反隋兴唐大起义。李渊称帝后,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后擢升为太史令。

李淳风编订了《麟德历》,取代了原来相对粗疏的《戊寅历》;改进过浑天仪;写了六壬典籍《六壬阴阳经》、风水宝典《宅经》、星象巨著《乙巳占》;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

谶纬第一奇书的《推背图》的作者是两位传奇人物:李淳风和袁天罡

另外,史载其擅长预测吉凶,屡验不爽。连同时代的一些“同行”都对他敬佩不已,说他的预言能力深不可测,仿佛有鬼神相助。更重要的是,他和谶纬之术的关系竟然可以在官修正史中见到。

《旧唐书·李淳风传》载:“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

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大意就是:唐太宗时代,社会上出现了一本《秘记》说:“唐代在三世之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太宗皇帝就召来李淳风商议此事,李淳风说:“我据天象推算,此事大势已成,这人已经出生,而且就在陛下的宫中。从现在开始算起,不过三十年,她就要据有天下,几乎要把唐姓子孙诛杀殆尽。”于是太宗想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李淳风却说:“这是天命不可改变。尽管会出现篡权易姓的大事,但李唐政权还会维系下去。如果现在把她杀了,祸及无辜,上天一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狠毒的人,那时陛下的子孙就会真得被杀尽了。"太宗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就罢手了。

那本《秘记》想来就是一本类似图谶的东西,李淳风不用看也能预测到图谶所言之事,可见其谶纬之术的高超。而且关于武则天一事,在《推背图》里就有提及。

再来说说袁天罡。

袁天罡没当过什么大官,史籍里也不曾记载过他擅长谶纬预测之学,他最厉害的是相人相面之术。《旧唐书·袁天罡传》里说:“在洛阳,与杜淹、王珪、韦挺游,天罡谓淹曰:‘公兰台、学堂全且博,将以文章显。'谓珪‘法令成,天地相临,不十年官五品';谓挺‘面如虎,当以武处官';‘然三君久皆得谴,吾且见之'。淹以侍御史入天策为学士,珪太子中允,挺善隐太子,荐为左卫率。武德中,俱以事流隽州,见天罡,曰:‘公等终且贵……""

谶纬第一奇书的《推背图》的作者是两位传奇人物:李淳风和袁天罡

译成白话就是说: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在宦海中还有沉浮,到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果然三人后来的经历和结局都与其预言丝毫不差。

最让人吃惊的是,袁天罡曾经给幼年的武则天相过面,竟然得出了以后可以当皇帝的结论。此事在《旧唐书》和《大唐新语》里均有记载。大略如下:

袁天罡在贞观初年经过利州时,给剌史武士彟(音同“获”,武则天之父)全家相过面。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可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袁天罡一看说此二子可官至三品,能够保住家业;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乳娘抱出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谎称是个男孩,谁知袁天罡一见大惊失色,连声说其面相贵不可言,道龙瞳风颈,极其尊贵,如是女儿,长大当作天子!

那时可是封建男权社会,能仅凭相面就说出“乾坤颠倒”的话来,足见其相术之精准。

另外,袁天罡在死前数月,曾对人说自己的气数将于该年四月终结。果然,他于四月无疾而终。他也是中国古代所有术数家里,有据可查的唯一一位能精确推断自己死期的人(此事见于《新唐书》)。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占卜 预测吉凶 谶纬 推背图 谶纬之说 谶纬之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