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学中“四渎"以及“一百二十部位”是什么?
下面是“四渎",即把中国的河流比附到人的面相上。具体是:目为淮(淮河)、耳为江(长江)、口为河(黄河)、鼻为济(济水)。对“四渎”的评判也和水相仿,以端清、明净、流畅为佳,以“深远成就,而涯岸不走”为吉。
最后是“一百二十部位”,即将面部划分为一百二十个点。以“中央直下一十三位”即鼻子为中轴线,从上至下十三个点具体为:天中、天庭、司空、中正、印堂、山根、年上、寿上、准头、人中、正中、承浆、地角。
剩下的均为这十三部位所在横线上的各个部位,如“天中横列七位”等。这一百二十部位主的事就比较多了,根据位置不同,分别主贵贱、贫富、吉凶、寿夭、贤愚、人际关系等。
此外,面部的纹理也很重要,尤其是额头上的纹理。额头上有老虎那样的"王字纹”,就表明此人有公侯之相,“十字纹"则主吉昌,而“川字纹”则主凶。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纹相,如“井字纹”、“山字纹”、“悬云纹"、“偃月纹”等,都有各自的说法。
还有就是脸上的痦子,即面部的痣。根据它在“一百二十部位”的不同部位,也有着各种说法。如痣在印堂心主贵,在耳内主寿,在唇上主吉,在天中主克父,在天庭主克母等等。
除了这些分部位的分类面相学之外,相书中大多还有概括型的总论内容,即把一个人的面相做综合考量。如《玉管照神局》就把人的面相一共分为十种,称之为“形分十相",即:丑相,古相、妍相、清相、伛(音同“与”)相、老相、少相、粗相、奇相、直相。《相理衡真》根据面部的形状也分了十种,即由字面、甲字面、申字面、田字面、同字面、王字面、国字面、目字面、用字面、风字面。
另外,相学还指出在相面要特别注意人种的地域之分。“山川丽秀而气不同,此人之生其形,性所以有厚薄轻重清浊之异也。故闽山清耸,人俗于骨;南水平而土薄,人俗于情;北土厚重,人俗于鼻;淮水泛浊,人俗于重;宋人俗于口;蜀人俗于眼;鲁人俗于轩昂:江东、江西人俗于色。如此类者,皆风土致异故也。”(见于《太清神鉴》卷二)这一理论一直延续至今,许多相书和相师都有所谓闽人不相骨,川人不相眼,北人不相背,宋人(河南人)不相口等类似的原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