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医“变化者,进退之象也”,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刚柔相摩”
周易与中医“变化者,进退之象也”,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刚柔相摩”
《易·系辞》揭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刚柔相摩”,也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相互拮抗运动而引起的,而“进退”又是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前进或后退的运动如将本标题中的“象”“变化”“进退”三个方面联系《伤寒论》有关内容作一剖析,似能更清楚地体现出《伤寒论》的理论与《易》理的密切关系。
1.“象”。
《易·疏》谓“法象万物”,意思是说万物皆具有“象”,通过“象”才能认识万物,剖析万物。张仲景本于《易》的这一认识成功地应用于医疗临床实践,故他一再强调“省疾问病”的首务在于对“征象脉象”的观察,如弃置这一临床首务,则无从确认和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更无从讨论和提出其治疗措施。质言之,正规的临床活动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前提则是对临床所见的各种各样“征象脉象”的收集和分析,然后才能确定治法,组织方药。对不履行这一临床程序的“医工”,张仲景曾发过感慨,提出过批评:“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伤寒论》自序)可见详察病象在临床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2.“变化”。
《易》理启示张仲景认识到“变化”是万事万物的必然现象,也是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现象,于是他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六经传变”的理论体系,为系统分析和阐述急性热病的一系列发展变化使之条理分明,如所总结出的“六经传变”的规律是:“六经”病变后病情发展总的趋势多是从“三阳传入三阴”,少数是从“三阴转出三阳”,从“三阳经”来说,有由“太阳病”传入“阳阴”的循经传,有由“太阳经”传入“少阳”的越经传等一般正常的传变形式,但有时也有超越正常“传变”规律之外的异常变化。例如不经“三阳”传变而直接侵入“三阴”的“直中”,以及其他一些不能以“六经辩证”而明确诊断的疑难病变。“六经传变”的理论并不是抽象的思维,而是以临床资料为基础,决定病情“传”与“不传”的是“脉、证”,如谓:“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条),是说,当外感寒邪侵入人体两三天后,如果未见到“阳明病”的“胃家实”(180条)和“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182条)等征或“少阳病”的“口苦、咽乾、目眩”(263条)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96条)等征,则不能判断病情在发展在“传变”,其判断“传”与“不传”的具体证例记录的还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所以说《伤寒论》重视观察判断急性热病这一事物易于“变化”的认识,是与《易》理一脉相承的。
3.“进退”。
“进退”的确定本于“变化”,“变化”的认识本于“进退”,二者相互关系,如《伤寒论》所论的“传变”,“传”为病“进”,“不传”则为“病”“退”,至于病情所处于的一种稳态也只是相对的,在病情“进退”的具体描述中,《伤寒论》还有“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的记载。
《易》学家们还看到“万物之象……或从始而上进,或居中而倒退,以其往复相推,或渐变而顿化。”(《周易正义》)。从这里还可提出两个较为深刻的间题联系探讨《伤寒论》。
(1)关于病情的“往复相推”现象:病情的“进”或“退”常呈“往复相推”的拉锯战,时而由“三阳传入三阴”,时而又由“三阴转出三阳”,前者知为病“进”,后者断为病“退”,例一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于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条),由于其病理变化性质是由阳入阴,故确诊为病“进”,例二是:“太阴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187条)。又由于其病理变化性质是由阴出阳,故确诊为病“退”,诸如这类由阳入阴或由阴出阳的“往复相推”的“进退”变化病情,在《伤寒论》的临床记录中是屡见不鲜的。
(2)关于病理的“渐变而顿化”的机制:《易》揭示事物有“渐变”和“顿化”(突变)的性质,从《伤寒论》的临床资料系列中也可得到指标,如“大青龙汤证”(38条)是表寒兼里热,在寒热的比重上是表寒重于里热,假如在里的热邪进一步发展,即可转变为里热重于表寒的“麻杏石甘汤证”(63条),若是在里的热邪再进一步发展,就必然产生一个由“渐变”(量变)到“顿化”(质变)的飞跃,而变化成无表寒只有里热的“白虎汤证”(182条),论其性质是由“太阳”转化到了“阳明”,很显然,急性热病寒热病理变化上表现出有一个“渐变”和“顿化”的规律,也当是“量变”与“质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