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应用

老子《道德经》论道:“道"的第一个特性“化生”也就是好生之德

我们再回头来看《道德经》所谓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观点和佛家中观派、-切有部与经部- -样,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并对这种物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饱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道的组成,也就是佛家理论所谓的“极微尘”。这极微尘极微到肉眼不可见,比目前科学的最高阶段一量子力学的基本粒子还要极微,用最高倍的显微镜亦无法观测,无法洞察。这样的奥妙你如何解释给凡人听?凡人都是眼见为实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不能说,但不是一般地说,-般人也无法理解,所以老子干脆不解释了,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直接带过。“无"就是指极微尘状态,“有”就是指极微尘聚集形成万物的状态。这个“无”实际就是佛家所谓的“空”,“有”就是佛家所谓的“色”。由于"无”和"有”本身就是一-体,本身就是极微尘的不同存在形式,所以佛家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物质的本体越往深处寻找就越找不到,最终到达无中无边的空性境界。就像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没有天地万物、喜乐悲苦,这就是佛教中观的空性。看到这里,相信朋友们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借佛家的“化生”一词过来解释道家“无中生有”的世界观了。

《道德经》五千言可以说包罗万象,显态、隐态秩序- -概包含在内。在本书;里我只谈显态的一面。老子实际阐述的是宇宙的真相、构成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类该怎样顺道而生,有为无为。故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我们今天所谈的属于三道综合,但不是仁义道德之类的精神操守方面的内容,我们谈谈“道”的“化生”,物质世界的生成过程。通过前边论述,大家可以明白“道”并不是虚无的,而是由不可见的“极微尘”构成,这“极微尘”我们中华易家称之为“元气”。“元气”这个名词始见于汉代著作。《白虎通义●天地》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王充《论衡》曰:“元气未分,混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这个“皆禀元气”即是八字命理术的立论之基。凡人禀元气而生,禀气的薄厚清浊就决定了其人日后命运上的穷通寿天、吉凶祸福。

老子《道德经》论道:“道"的第一个特性“化生”也就是好生之德

虽然在我们深入地研究实践命理术时发现这个立论之基只是解释了命运的表象,即显态情况下的命运轨迹现象,而并不能借此推出影响命运的深层次原因,即不知隐态情况下命运轨迹的无序走向。也就无法真正地为人指点迷津、趋吉避凶。而这,正是当代易界命理师的软肋,仅通过目前流行的命理术难以洞晓隐显、把握阴阳,从而助人趋吉以避凶。据我所观,命理界能达到此境界者不足一成。从禀气论的提出来看,八字命理术的真正起源应该是汉代,至少是东汉末年,而提出禀气论的王充才是八字命理术的祖师爷,而非目前命理界普遍认为的唐朝李虚中。

“极微尘”“元气”“无”“空”等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存在,它们是如何化生万物的呢?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暾,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鹗冠子●泰录》日:“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这就是说“道”不动为"无极”,一动则为“太极”,太极为天地,为一生二。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万物从此化生,为二生三。这个“三”是多的意思,是说有了天地于是开始产生万物的意思,而不是具体的一个数字。这就是老子形容下的宇宙生成,不知要比基督教的神创世纪论辩证几何!这么深奥玄妙的东西被老子寥寥几句即阐露无疑,这种思维也当然不是四肢发达的洋人所能够理解的。

老子《道德经》论道:“道"的第一个特性“化生”也就是好生之德

所以,《道德经》也只能产生于中国,产生于我伟大的中华民族。这里我引用了一个词“太极”。来源于我中华易家,词虽简单,奥妙无穷。在漫长的学术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即辩证思维。这种太极思维无处不在,诸子百家皆引其用。由于万物产生于"道”,根据全息理论(详见《风水入门与提高》)就不可避免地承袭着“道"的全部遗传信息,万物负阴而抱阳。就是说“道”产生的所有生命虽然形态千般,化生各异,但都是由物质肉体来作为存在的形式,精神或者说灵魂则在躯壳之内。没有肉体,神无所附,没有精神,行尸走肉而已。那么,精神肉体如何统- -呢? 冲气以为和。这个“冲气”如何理解?我认为就是“充气”。充什么气?曰;“元气”。此元气从何而来?日:“道"。也就是王充所谓的“禀气”, .禀气厚薄就决定了这个生命体在以后的命运中体质如何。在道家修炼中又称元气为“祖气”,由于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所授于先天,不可再生,就需要后天来补。元精元气与“道之为物”一样都是无形无相的,所以必须从后天的凡精凡气入手。

这样我们就看到道家修炼有成者一般都是清修,即清心寡欲,不近女色,保持精气的充沛。广成子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气则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结合而培补“元气”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元气聚则生,壮则康、衰则弱,散则亡”。所以道家入手筑基功夫即称为“炼精化气”。在世界很多民族神话故事中,都有神造人的传说,而一般造人的材料都是泥土,这泥人是物质的,没有生命力,于是神就要在它身上吹-口气,它就成了活人,能行动、有思维、可以守护神创造的其他物种了。这说明世界各民族的圣贤们都意识或者悟到了“道"的存在,但由于所要教化的凡人们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教化的方式也不同,这就是世界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区别。至此,解释了“道"的第一个特性“化生”也就是好生之德。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老子 命运 化生 道德经 好生之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