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知识

民国以降:近现代科学文化对风水的冲击,近代科学观出现后的风水

民国以降:近现代科学文化对风水的冲击

近代科学观出现后的风水

近代科学观早在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华时即已出现,然而影响一直缓慢,真正产生影响还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起初人们对风水的评价不是从科学观而是从文化观来考虑的。谭嗣同在《思纬壹孝台短书》中说:“夫《河》《洛》诚不解是何物,要与《太极图》、《先天图》谶讳、五行、爻辰、卦气、纳甲、纳音、风角、王遁、堪奥、星命、卜相、占验诸神怪之属,同与虚妄而已矣。必如西人将种种虚妄一扫而空。”其出发点是要扫除所有的封建迷信、所有的糟粕文化,这并没有错,然而事实上,皇帝赶走了,旧的观念却并不容易消除。

由于受新科学观的影响,除风水理论中的“三龙说”为近代地理学界所批判地接受外,其它内容几乎都被否定。风水中的“三龙说”实际上是对我国山势走向的粗略概括,其所说的“三龙”实为对我国东西向的三大山系的初步认识,认为:昆仑为各山之祖,昆仑的东南支流布于中国,分成三支。左支环阴山贺兰,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为北龙。中支循西蕃入趋崛山,沿崛江左右,出右江者叙州而止;下泰岳起嵩山,右转荆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为中龙。右支出吐鲁以西,下丽江,趋云南分其一由桂林海阳山过九暴衡山,出湘江东趋匡庐止,为南龙也。对此,翁文灏先生在30年代发表的《中国山脉考》等文中作过论证,并指出了“三龙”说的不足之处。

民国以降:近现代科学文化对风水的冲击,近代科学观出现后的风水

风水作为一门学说虽然在新科学观面前受挫,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却始终未艾。民国年间上海出版过廖平的《地学答问》、《地理辨证补正》佛隐的《风水讲义》等相地书。由于风水本身主要是以一种民俗形式传播,因此它在民间的流行始终没有终止过,即使在反封建迷信活动最盛的五六十年代也是如此。

当代“风水热”的再兴

在现代社会,风水长期被当作封建迷信,为学界所不齿作文化研究的人把它视为糟粕而一言以敝之日巫术迷信。即使有些文化人在透过风水表层那光怪陆离的光环后,发现了风水的某些合理内核,但也因种种顾虑而不敢作进一步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受儒家文化严重熏陶的社会,“正统”的观念极为深刻,人们以研究儒家经典为正统、为高雅,而对真正土生土长带有乡土气息的风水文化却视之为粗俗和下九流之类,这对全面研究和了解中国文化极为不利。因此,风水在中国的长期冷落既有它深刻的思想根源,也有它特定的社会根源。

民国以降:近现代科学文化对风水的冲击,近代科学观出现后的风水

然而,在本世纪70年代,当“风水”二字被国人所淡忘的时候、欧美学者却对它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学者相继对此作专题研究。1968年,玛琪在《亚洲研究》上发表《中国风水术的运用》;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的尹弘基出版了英文版的《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之关系》1983年,杜登在纽约出版了《风水--地理位置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之后,《基督教箴言报》、《纽约泰晤士报》等报刊出现了大量关于中国风水的研究文章及介绍。中国风水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中国人为之一震,于是出现了明显的“回归效应”,中国人开始理直气壮地研究风水,从而出现了一个“风水研究热”。虽然目前一些学者对风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很多人只是将风水作为一种时的古董摸摸,很少有触及风水的实质的研究,不是把风水说成十足的秘学,就是把风水看成怪异的神秘文化。所以,风水的研究还将是一个大的工程,有待每位科学和文化工作者作进一步探索。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风水 吉凶 方位 家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