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秦汉开始,风水术在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先秦相地术中的迷信成分
汉代出现了一批有关堪與术的专著,如《堪與金匮》,《宫宅地形》,《周公卜宅经》、《图宅术》,《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大衍元基》等,除《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可能有一些农业生产经验外,推测都是迷信成分很大的术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堪與金匮》有十四卷,《宫宅地形》有二十卷,可惜皆已失传,不能详窥其内容。《堪與金匮》可能主要是讲与《图宅术》相似的相宅内容,而《宫宅地形》则可能是关于宅邑相地的著述两者可能是后世风水“理法”与“形法"理论分野的最早论著。
由上可大略了解,大约从秦汉开始,风水术在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先秦相地术中的迷信成分;至汉代加入天文学和其他谶纬内容后,原本朴素的相地术因速信成分加重而走向邪途,跨人迷信的行列。比如认为阴宅(坟慕)位置的好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开始重视坟墓的营造,帝王贵族的陵墓始兴累土为坟,而一反战国以的“靠而不坟"的葬制: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理论结合起来以占验吉凶:把营建宫室,坟的人事同天体运行天象相联系,产生了“黄道”,“太岁”、“月建”的忌讳等等均是风水术堕人迷信的标志。
梁启超先生在其著(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也认为风水始行于东汉,大盛于三国:
自西京儒者,翼奉、睦孟、胡向、匡衡龚胜之徒,既巴盛说五行,夸言遗纬,及光武好之,其流愈甚,东京儒者,张衡、邮觊,最称名家,襄楷、蔡邕、扬厚等亦斑斑焉,于是所谓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尃、须臾、孤虚、云气诸术,盛行于时,后汉书方术到传所载者三十三人,皆此类也。
然其术至三国而大显,始俨然有势力于社会,若费长房、于吉、管辂、左慈辈,其尤著者也。其后郭璞著葬书注青食,为后世堪舆家之租。而稽康亦有难宅无论吉凶论,则其风水说之盛行可知。
看来乐汉至三国的许多文化人参与了风水著说之事,对风水理论的成熟起了很大作用,综上,认为风水术成熟于汉代大概不会有太大的谬误。风水术也可称风水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