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的观点驳斥了 “神创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常被称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易经》的哲学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对 立统一规律”如出一辙。与后者不同的是,在《易经》的庞杂体系之中,阴阳 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演化得极其复杂,万物的变化规律都在阴阳的范围内。
《易经》的核心:阴阳
《易经》认为,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消亡——再造……《易经》的卦象就建立在阴 阳变化的基础上:阴阳符号按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为八 卦。八卦的构成与排列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而组合 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有错综复杂的变化,可以演化至无穷。但不管卦象 如何演变,阴阳爻都是组成卦象的最基本元桌。阴阳是《易经》的核心。
自然界和社会的阴阳属性
除了卦象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作为万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 则,把具体的事物赋予了阴阳的涵义。从内然现象上看,《易经》以天为阳, 以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 夜为阴。《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乾,阳物也; 坤,阴物也。”从社会现象上看,《易经》以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 君子为阳,小人为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此外,《易经》还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共有的抽象规律赋,了阴阳的涵义, 如:刚柔、进退、开合、伸屈、贵贱、高低……它们都是阴阳思想的反映。
阴阳思想起源于何时已经难以考证,它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发展,并成为当时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理论就体现了阴阳与气化相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思潮的主流。
《易经》的唯物性——“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 《易经》核心思想的透彻说明。“生生”的观点驳斥了 “神创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常被称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生生”的两层含义
《易经》认为:世界不是由一个万能的“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万物 遵循一定的变化法则使得自身不断地更新,这就是“生生”。详细来说,它包 括两方面:
一、事物都处在连续不断、时刻不停的变化过程中。由A变化为B,可 以称之为A生B;再由B变化为C,可以称之为B生C。无始无终、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这是“生生”规律的体现。
二、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也在于“生”,生动地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就 是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生生” 一词。宇宙从混沌未分的“无极”而来, 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分阴阳两仪,再由阴阳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 阳这四象,四象分化而为八卦,八卦代表着世界的八种基本属性,可以用“天 地风山水火雷泽”来概括。《说卦》认为:“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八卦又分出六十四 卦,但六十四卦并不代表事物演化过程的终结。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 和“未济”,象征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作为一个“节点”, 以它为开始将展开另一次全新的演变。所以,“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 焉”。这个演化的过程体现在人伦关系中,就是《易经》中说的:“天地姻酝, 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此外,《易经》还认为,天地以“生”为“德”,这就把“生”的客观运 动附加上了主观意义,把没有智慧和灵性的亨物演化融入进了人类有情有智 的社会中,这包涵着《易经》作者认为的人类生命的目的,以及人类作为万 物之灵的与众不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