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宝鉴》
国易堂APP提供《穷通宝鉴》原文,穷通宝鉴白话详解完整版、穷通宝鉴原文、...
-
目录
-
简介
《穷通宝鉴)》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与《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齐名。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而数百年间由于江湖人士传抄错误甚多,该书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栏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在民国时期又经徐乐吾增补评注而成《造化元钥 评注》,受到广大命理学者青睐,成为命理学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作为“命学四书”之一,它是诸多命理著作中内容最易懂的一部古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提出“调候”这一独特的论命方法。它论命的主要依据是落实立足于每月的实际气候与日主之间的关系,依实际天时气候情况优先于月令禀受之正五行来论述命局。
渊源
《穷通宝鉴》原名《栏江网》,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原书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此书成书后,当时仅作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或者是只供弟子们传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传。到清朝初年,“人于日官之手,易名日《造化元钥》”。光绪时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入楚南余春台之手,由其详加增删,细加编辑,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
余春台在自序中说:“余于搜辑诗文之暇,亦颇涉猎命学诸书。乃友人持《栏江纲》善本谓余曰某欲著简易确切之说,以为后学之楷。此本秘之行箧久矣,以此权量人之富贵,往往有验,子可为梓之,以为子平书之小补。余批阅一遍,审其义理精辟,取舍恰当,实有得五行生克、八卦错综之妙,因不揣简陋,细加编辑,视其繁者汰之,略者增之,去其鲁鱼亥豕之讹,使阅者了然若诸指掌,此真命学之指南,子平之模范也。”
地位
命理界地位: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它论命的主要依据是落实立足于每月的实际气候与日主之间的关系,依实际天时气候情况优先于月令禀受之正五行来议论日主命局的。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渊海子平》提出“命要活看”这个非常重要的论命原则,因为八字搭配变化万千,所以论命一定要灵活。而《穷通宝鉴》的方法则是死法,书中很多论述都是很片面的,稍有基础的命学者都会对书中的内容提出很多疑问:“某日干生于某月,真要干透或支藏某某物,才能成为富贵吗?难道没有其它的变化和格局吗?”如果把此书作为学习格局、用神的入门指导,就很容易走歪了。但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穷通宝鉴》在讲述命局层次高低上是很有启发性的,如“寒木向阳,丙胜于丁”、“水滋甲木,癸优于壬”等等的细分。
评注
民国时期,著名命学家徐乐吾予以评注,又更名《造化元钥评注》(穷通宝鉴评注)。徐氏增加了一些近代名人命例解说,使此书更具可读性,也扩大了影响力。
在命理古籍中,《穷通宝鉴》与《渊海子平》《三命通会》《子平真诠》《滴天髓》并称“命理五经”。
漏弊
漏弊之处:从《穷通宝鉴》的形成历史,可以了解到,它原本是民间师傅的经验手抄本,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许多错漏之处。经清代日官和余春台的编写调整,体制和文笔上有所改善,但对于义理上的不足,仍然无法解决。比如有些地方十分肯定地讲某天干生于某月配某字,必然富贵,这就显得生硬,并不合理,有误导后学套用之流弊。这是它的先天缺憾,应该正视其不足,但也应该有理性的心态,不能揪住这些地方不放,据此否定它的重要价值。
作者:(清朝)余春台
余春台,清朝光绪年间人士,热衷诗词文学、术数命理。友人向他推荐《栏江网》,建议他为此书作注疏,填补子平命理学在“调候”论命法上的一块空白。他批阅后发现此书论述精细、取舍得当,便以毕生精力反复研读,潜心挖掘其中奥义,并细加编撰,删繁就简,编纂成书,并重新命名为《穷通宝鉴》。 此书去粗取精、言简意明、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民国时期,此书又经徐乐吾作注,他将实战经验结合推命法则,添补加注,逻辑清晰,哲学思想浓厚,对后世命学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