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筮
概述
在《易经》的体系中,蒙筮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概念。蒙卦是《易经》中的第四卦,其卦象为坎下艮上。蒙卦象征着启蒙、幼稚、蒙昧的状态。而蒙筮则是与在这种蒙昧状态下进行占卜、预测相关的内容。
一、蒙卦的卦象与基本含义
卦象解读
坎下艮上的卦象有着深刻的内涵。坎为水,代表着危险、陷溺,同时也蕴含着智慧像水一样灵动的意味;艮为山,象征着静止、停止、阻碍。水在山下,就好像智慧被阻挡,处于一种蒙昧未开的状态。这就如同一个人刚开始探索世界,充满了未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和阻碍,需要被启蒙。
爻辞中的启示
蒙卦的爻辞对于理解蒙筮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初六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表明在启蒙的初始阶段,要建立规则(利用刑人),如果急于求成(以往)则会有不利的结果(吝)。这在蒙筮中可以理解为,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情况,类似于处于蒙昧的初态,需要遵循一定的占卜规则,不能盲目行事。
九二爻辞“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这里的“包蒙”表示包容蒙昧,就如同在蒙筮中,对于所得到的各种模糊的信息要有包容的态度。并且这种包容会带来吉祥的结果,就像接纳新的事物(纳妇),能让事情顺利发展(子克家)。
二、蒙筮的占卜方法
起卦
在传统的蒙筮占卜中,起卦是第一步。起卦的方法有多种,如揲蓍法。揲蓍法操作较为复杂,通过分蓍草的次数和余数来确定爻象。首先准备五十根蓍草(大衍之数五十),取出一根不用(其一不用),然后将剩下的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部分,从右边的一部分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余数,经过多次操作后得到六爻,组成一个卦象。这种起卦方法体现了《易经》中蕴含的数理逻辑与天地变化规律的对应。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数字起卦法。比如根据时间、方位等数字信息来起卦。例如,以年月日时的数字相加,除以八得到上卦,再以年月日时加上占问者的生肖等数字信息,除以八得到下卦,然后以总数除以六得到动爻。这种方法相对简便,在一些日常的蒙筮应用中比较常用。
解卦
得到卦象之后就是解卦。解卦需要结合卦名、卦象、爻辞等多方面的信息。以蒙卦为例,如果得到蒙卦,首先要考虑整个卦的大环境是蒙昧未开的状态。然后看动爻,如果是初六爻动,就要重点参考初六爻辞的含义。同时,也要考虑与蒙卦相关的变卦情况。如果蒙卦变为其他卦,那么从本卦到变卦的变化过程也是解卦的关键因素。例如蒙卦变为蛊卦,蛊卦象征着事有蛊惑、需要整饬,这就意味着原本蒙昧的状态可能会走向一种被蛊惑或者需要整治的新状态,在占卜的事情上可能表示需要对当前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审视和调整。
三、蒙筮在生活中的应用
个人成长与决策
在个人成长方面,蒙筮可以帮助我们在面临人生选择时提供参考。比如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处于迷茫状态(蒙昧状态),通过蒙筮得到蒙卦,并且九二爻动。根据九二爻辞的“包蒙,吉”,可以理解为要包容自己目前的迷茫状态,广泛地接纳各种职业相关的信息,不要急于做出决定,这样会带来吉祥的结果。
在决策方面,例如是否要投资一个新项目。如果通过蒙筮得到蒙卦,初六爻动,按照爻辞“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这就提醒投资者要先建立规则,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评估(类似建立规则),如果盲目投入(以往)可能会遇到困难(吝)。
教育与启发他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蒙筮的理念也有启示意义。教师面对懵懂的学生(处于蒙昧状态),就如同面对蒙卦的情境。教师要像卦象所启示的那样,包容学生的无知(包蒙),同时要建立合适的教育规则(利用刑人)。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类似于不同爻象所代表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启发他人方面,当我们看到朋友处于一种困惑(蒙昧)的境地时,也可以借助蒙筮的智慧。例如通过和朋友一起进行简单的蒙筮占卜,根据得到的卦象和爻辞,给予朋友相应的建议,帮助朋友从蒙昧走向开明。
总结
蒙筮作为《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从卦象解读、占卜方法到生活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蒙卦卦象的深入理解,掌握蒙筮的起卦和解卦方法,我们能够将其应用于个人成长、决策、教育等多个生活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占卜预测方式,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智慧体系。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有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决策工具,但蒙筮所代表的探索未知、启蒙智慧的精神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可以为我们提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