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济卦四爻动详解:火水未济卦第四爻详解、火水未济卦变水山蹇卦、未济卦智慧古人用易
未济卦四爻动详解:火水未济卦第四爻详解、火水未济卦变水山蹇卦、未济卦智慧古人用易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九四”以阳爻居阴位,位置不正,但由于能刚柔并济,固守正道,所以能够吉祥,而使悔恨消除。“九四”近君位,可说是大臣,又是刚强威武,足以担负起征兵讨伐的重任。所以如果用其讨征鬼方,必定能威武震撼异族,经过三年的作战,定能达成使命,而得到重重的赏赐。“象传”说:“九四”有志于平治乱世,如今能发展他的抱负,达成心愿,也就不会有悔恨的事情,而能够坚正吉利。
未济卦四爻动详解:王导功高济东普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爻解】此为未济卦第四爻。这是说:坚守中正之道吉祥,悔恨可以消除,威武地(震)去讨伐鬼方,三年得到宗主国的奖赏。九四阳处阴位,不中不正,只有坚守正道才能吉祥。《象传》说:“贞吉悔亡,志行也。”这是说九四在实践自己的志向。在事业未成功的时世,君主不因臣下功髙而猜忌,臣下也不因有功君主未赏而恐惧,因为志行合乎中正之道,最终还是能够解除天下的危险,受到百姓的赞赏。
【故事】王导是临沂人。王氏自太保王祥以来为山西望族之冠,王导即王祥之弟王览之孙,西晋太尉王衍族弟。早年与琅琊王司马睿(后为晋元帝)交好,在洛阳时常劝睿回其封国。见天下将要大乱,遂推诚拥戴司马睿。当司马睿移镇建业(今南京),成为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军事的江南最高军政长官时,王导为其谋主。
当时,江南的顾、陆、朱、张等地方士族,轻视避难南下的“伧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戏称),而司马睿又是晋皇室远支,甚至江州剌史华轶也不肯听命。
王导大力选取南下名士为辅佐,又结交吸引江南士族以维系人心。从兄王敦任扬州刺史,他对王敦说:“琅邪王(司马睿)虽然仁德,但名望还不高,兄有威信,应当共同匡济他。”
适逢三月上巳,司马睿乘肩舆观楔节盛典,仪仗庄严,王敦、王导和大族名流都骑马随从,甚为壮观。江南望族纪瞻、顾荣、贺循都在道路旁边拜见。司马睿于是威名大振。王导主动上门,拜访顾荣、贺循等,荐引他们参与军府政事,于是,吴、越一带士子归附,百姓倾心,自此司马睿才在江南站稳脚跟。
司马睿称王导是他的萧何。朝野对为政清净、匡主宁邦的王导十分倾心,称他为“仲父”。司马睿即晋王位,累迁王导为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次年,晋王称帝,为晋元帝,进王导为侍中、司空。元帝登位,百官朝贺,他命王导升御床与他共坐,王导再三固辞,说道:“假如让太阳(指元帝)和万物发生同样的光辉,臣下怎样瞻仰呢!”
后来,王导辅佐晋明帝、晋成帝。王导为政宽简,对士族息事宁人,自奉比较俭约,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当时国库空虚。库中只有数千匹练布(粗丝织成的布),卖不起价,王导便同朝臣都穿练布衣,士民争着穿,使其价贵,增加了国库收入。
◎未济卦四爻动详解:人生启示
王导在朝廷,从兄王敦以外镇造反。刘隗等要求杀王氏,以除肘腋之患,应该说是顺理成章。晋元帝没有杀王导及其宗族,原因很多,诸如王导一直忠心辅佐,从无二心,王氏势力很大,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他能区别对待。没有区别,就不能正确地区分敌我,会犯扩大化的错误。看来,晋元帝比起后代那些树敌极多、杀人如麻的皇帝,要清醒得多,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