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三皇五帝的命名见解: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三皇五帝的由来和含义
中国传说中的古代三个帝王,通常指燧人氏(中国古代传说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韩非子。五蠹》说:“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伏羲(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说:“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部;始画八卦,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神农(中国上古传说中教人农耕,亲尝百草的人物;农业、医药由他开始)或者天皇、地皇、人皇。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项[ZhuanX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帝喾[Dik)]《《史记·五帝本纪》指“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唐尧(古唐帝,帝喾次子,其号曰尧;史称唐尧,又称放勋,继其兄挚为天子,有德政,后即传位于舜,在位九十八年卒)、虞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辘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另有说法是,三皇指伏羲,炎帝(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即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大战,即今河北涿鹿东南;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大战南方九黎族,即今河北涿鹿南: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未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黄帝。五帝指伏羲、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由于古传至今不止于一种说法,故认为按理前一说法较合理,即三皇者,天皇、地皇、人皇;五帝者,伏羲、炎帝、黄帝、尧帝、舜帝,又或相应《内经》所言面称为苍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邵子又继分有皇、帝、王、伯,指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三王指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含周武王)。伯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五怕。
即五个型主,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何以古时君主有此之别称?皇者,以道化民,道久业恒,可至千世;帝者,以德教民,得心渐民,可至百世:王者,以功及民。身行效远,可至十世,伯者,以力服人,止身事时,一世而已。
此认为,古之帝王国号等称谓,均有与易学有所关联。例如,伏羲之名,伏字之义,意思是人如狗犬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为俯伏,趴下;《说文》为,“伏,司也。”司有主管之义:《释名。释姿容》说,一伏,覆也。”《广雅》说:“伏,藏也。”有通“服”,屈服,顺从,另自然之“然”字。内含有大字。估与此亦有关联。《说文》指:“羲,气也。”故伏羲之名。指阴覆藏之气象,另伏犬于卦象对应为艮卦。故《山海经》记为,“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包牺氏名,包有包藏容纳之义,牺(犧)有牺牲等义。
亦似为柄,栖有栖遁归隐等义,故亦与艮山相关。也就是说,伏羲始侧八卦,是与二进制代码相似,是以艮坎坤卦之阴伏下作起始序象,并以反象为主用,以元气为主释。
黄帝之名,黄原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后引申为黄色;《说文》:“黄,地之色也。”《论衡·驕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左传。明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亦有指黄河的简称。在后天八卦中,坤为内中之土,对应为黄色。故黄帝之名。黄字是出于八卦居内中土之义,故也有指中央之国土,其另有为轩辕氏,轩辕有指驾驭征服之意。故《山海经》记为,“黄帝得问图。商人因之。曰《归芷》(即《归藏》)。”也就是说,黄帝沿用八卦,是与二进制代码相似,是以坤卦之阴返归闭藏作起始序象,并以对象为主用,以内气为主释。
炎帝之名,号烈(列)山氏、厉山氏,《说文》:“烈,火猛也。”《诗·商蹦·长发):“如火烈烈。”《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说文》:“列,分解也。”《说文》;“炎,火光上也。”《书。洪范》;“火曰炎上。”《诗·大雅·云汉》的“赫赫炎炎。”传为;“热气也。”后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有指汉朝。炎帝所居,为黄河以南,故炎帝之义,有为南方之帝,南方后天卦阵为大,故火火者炎是也。故《山海经》记,“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也就是说,炎帝沿用八卦,亦与二进制代码相近,是以乾离卦之阳正主上作起始序象,并综合以先对后反象为主用。以外气为主释。
另外,夏朝之夏名,于八卦象中,有指火炎热大之南方夏季象,其对应于八卦象为离卦,夏朝,禹为夏代开国之主,颠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日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面不人",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富盛名的国王。
商朝之商名,(说文》:“商,从外知内也。”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广雅):“商,度也,”《易·兑》辞:“商兑,”注:“商量裁判之谓也。”《易·复》辞:“商旅不行。”王充《论衡》说:“商而无盈。”商朝鼎盛。故商朝之商义,为重视商度预测之意,对应八卦象为兑震夬之卦,即下阳上阴之卦爻象。商朝,于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所建,都毫;中经几次迁都,盘庚时迁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因亦称股,传至纣,为周武王所天;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如商汤(商代开国君主,名“大乙”)。《广雅》:“殷,大;众也。”商汤之汤名,实为中医易学内的汤药之因而名,汤药在商朝时期最为崇尚,此于历史有所记载(此可参考《黄帝内经。大型历史记录片》)。商人之名也始于商朝,为重商兴利兑而最似今之西方。周朝之周名。《说文》:“周,密也。”《礼记·编衣》:“自周有终。”注:“忠信日周。”绕一圈,环绕,周而复始,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淮南子·原道):“贵其周于数。”注。“周,调也。”《玉篇》:“迥,回也。”“周”同“迥”。圆,椭圆或其他闭合的曲线的周界长度。《易·复》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七日,仍可作今公历之一周一星期也,此周,为闭合圜道,闭合,即翕,阖,其相对为开辟,即六爻圆道,复亦有孚萌孚信之义,故周之义,为周复也,旋胭之道也,对应于八卦象为震复之卦,故古之帝王,多有以易卦之表象作国号称号等,并都各有尊崇以震、离、兑、坎、坤(艮)、乾等为主。
观此有感,上古之先圣帝王,已能把易学之思想精髓,上升至及于帝号国号,说明其重视之程度,实为至上崇尚至极了。观今我国简称之中国之名,实亦离不开此易之中正、中和、中互之义。中华之华,为古汉族,华丽而离,华夏皆离卦象义,是故易理之名用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