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论”的产生及其在风水中的反映,周易为你白话解释
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认识起初是分为对立的“阴”和“阳”此所谓“.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随着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开始用“气”来解释阴阳。《夏小正》中有“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这是气论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朦胧表现。《国语·周语上》有“夫民之大事在农,·····古者太史顺时爬七,阳痕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太史告稷日: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英,谷乃不殖”。这是一段有关农业耕作的论述,认为立春时节一到,蛰伏地下的“土气”、“阳气”开始上升,应抓紧时机耕种。
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用阴阳二气说来解释地震,他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国语·周语上))文中指出阴阳二气有它的自然秩序。地震是因为阴阳二气失序。阳气受阴气的压迫而不能蒸升,因而发生了地震。这种“阴阳二气对待”说的出现,标志着具有哲学意义的“气”范畴的产生。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朴素辩证法的气论学说。
之后,以“气论”思想作范畴解释天地万物的构成和变化的观点不断出现。如“六气五行”说、精气”说、“气分阴阳”说、阴阳二气离合”说等等。
上面提到的“阴阳二气对待”说只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动因,而没有揭示世界的构成。为了揭示世界的本原和构成,春秋时期出现了“六气五行”说。医和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微为五色,淫生六疾。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五行即指“金、木、水、火、土”。这是一种认识世界本原的哲学思想。
到春秋末期,气论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精气”学说。这首先受启于《老子》的道。《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管子》则以“气”名“道”,建立了气一元论对《老子》的道进行了改造。《管子·水地篇》日:“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又说:“气者,身之充也”《心术篇下》,“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内业篇》,“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枢言篇》。
战国时期出现了把阴阳二气看作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即“阴阳二气离合”说,这比“阴阳二气对待”说单纯把阴阳气对立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庄子比较清楚地看到了“气分阴阳”、“交通成和”的对立统一关系,认为“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且“二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庄子·田子方》。《易传》不仅讲“气分阴阳”,而且还强调阴阳二气“相感”,认为“阴阳二气交流,而相感相与以共处;阴阳二气相感而生成万物”《易传·豪传》。约成书于战国末至秦楚之际的道学著作《鸥冠子》,也将气分为阴阳二类,并论述了阴阳一气的离合关系,“阴、阳不同气,人其为和同也。”“不同气”是指阴、阳的对立性,和同”为其统一性。
《荀子》在肯定“气分阴阳”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并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论》,认为万物的形成与变化,是阴阳二气“相合”“相接”的结果。
《黄帝内经》也是明显地主张“阴阳二气离合”说。气是《黄帝内经》的哲学基础。“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无论是天气、地气、风气、寒气、热气、燥气、暑气、湿气、火气,还是人体中的营卫之气、脏腑之气,虽无形无状,但都可通过人体的相应症候来证明其存在,即所谓“善言气者必有彰于物”《素问·气交变论》。认为气可分为阴阳,“各有其经”,但阴阳二气又可合二为一,即所谓“天地合气······万物并至”《素间·宝命全形论》。可见“阴阳二气离合”说是一种辩证的气论学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气论思想的基本确立,这对后来的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特别是自然观的发展着实起过不小的作用。
气论思想成为风水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柱。说到底,风水就是以阴阳为前提、以气为指导思想而展开的。气的概念在风水中运用得最普遍,如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士气、地气、纳气、聚气、气脉、气母等等。风水中的“气”是一种无形而连续性的物质,如地气是藏于地中的,好似人之血脉。
保存至今的风水著作仍不在少数,几乎无一不是气论的产物,如《管氏地理指蒙》就是以气生万物开篇的:“未见气日太易,气之始日太初。·····一气积而两仪分,一生三而五行具吉凶悔吝有机而可测,盛衰消长有度而不渝。”认为世界是从无到有,气是本原(一),以此分阴阳(两仪),又分出五行,其消长各有规律,其祸福也可预测。这里所提出的气论思想主要是“阴阳二气对待”说,还没有明显地把阴阳二气结合起来。郭璞的《葬书》则体现了阴阳二气的结合,认为“阴阳之气·····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论成为风水学的最普遍原理《葬书》的论述如下:
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魏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陇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看来,葬地特别讲究的是“乘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按照《易经》的观点,“生气”有昌盛之意,主大吉葬者得生气,能让“遗体受荫”,而“人受体于父母”,彼此间能得到气的感应,父母“遗体受荫”,子孙也能受荫。因而“生气论成为风水学的核心。古代衡量风水师最关键的技术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便是“理气”,大多数风水书都强调阴阳二气交感,因为阴阳交感而万物化生。《神宝经》说:“阳作必借阴气一吸,阴作必借阳气一嘘,即阴来阳作,阳来阴作之义。”
对阳宅的选择同样强调乘生气而避死气。黄帝宅经》根据天干、地支在罗盘上的方位排列,指出了每月的生气和死气的位置,书中说:“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生气、死气之位。正月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垠,死气在未坤三月生气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十二月生气在亥王,死气在巳丙。”
虽然风水学中的生气说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然而生气说深受古代气论的影响则是无疑的,它是气论思想在风水文化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