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

程颐外王的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和张载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程颐关于外王的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这和张载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他指出:“昔者圣人‘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孔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放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遗书》卷二十五)由于仁与义是人性的本质,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人性本质的完美的实现,故亲亲与尊贤不可崎轻畸重,必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但就落实于政治运作层面而言,则应以尊贤为先。《粹言》卷一记载:“或问:“《中庸》九经,先尊贤而后亲亲,何也?’子日:“道孰先于亲亲?然不能尊贤,则不知亲亲之道。故光之治,必先克明峻德之人,然后以亲九族。’“根据这个思想,程顾心目中懂憬的是五帝公天下的神让制,认为传贤不传子乃是合乎至理的至公之法,三王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之制则是在难得贤者的情況下为了抑制王位年夺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虽亦天下之公法,但常为守法者一己之私心所扭曲,并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制度。他指出:“大抵五帝官天下,故择一人贤于天下者而投之。

程颐外王的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和张载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三王家天下,遂以与子。论其至理,当得天下最贤者一人,加诸众人之上,则是至公之法。后世既难得人而争夺兴,故以与子。与子虽是私,亦天下之公法,但守法者有私心耳。”(《遗书》卷十八)”五帝公天下,故与贤;三王家天下,故与子。论善之尽,则公而与贤,不易之道也。然贤人难得,而争夺兴焉,故与子以定万世,是亦至公之法也。”(《粹言》卷一)三王之法,损益文质,在处理亲亲与尊贤的关系上,体现了随时变易以从道的精神,作为一种既成的历史的定制,是后世必须效法的榜样,所以程颐认为:“为治而不法三代,荀道也。虞舜不可 及巴,三代之治,其可复必也。”(《粹言》卷一)关于虞帝之治之所以只能仰慕而不可企及,程颐做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或问:“后世有作,虞帝弗可及,何也’?子日:‘譬之于地,肇开而种之,其资航于物者,如何其茂也!久则渐磨矣。

虞舜当未开之时,及其聪明,如此其盛,宜乎后世莫能及也。胡不观也,有天地之盛衰,有一时之盛衰,有一月之盛衰,有一辰之盛衰,一国有几家,一家有几人,其荣枯休感未有同者,阴阳消长,气之不齐,理之常也。’〞(《粹言》卷二)关于这个问题,程颢也做了类似的解释。他说:“识变知化为难。古今风气不同,故器用亦异宜。是以圣人通其变,使民不倦,各随其时而己矣。后世虽有作者,虞帝为不可及已。盖当是时,风气未开,而虞帝之德又如此,故后世莫可及也。若三代之治,后世决可复;不以三代为治者,终苟道也。”(《遗书》,卷十一)程氏兄弟的这个思想,是以《礼记 •表记》的我说为依据的。(孔记。表记》指出:”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罚而后赏,先洲而后路,亲而不敝。其民之败。游丽不游,谁而无耻。

程颐外王的理想本于亲亲与尊贤之义,和张载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故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浮。其尼应做。利的25,文丽不您。财而蔽。”“后1最有作者,谈游非可及此巴突。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读归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胃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甫刑》日:“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赏帝其執能如此乎!“这足认为,虞帝之德,大公无私,不传子而传贤,仁义并行,迭相主辅,既有渎怛之罗使社会达到高度的和浩,又有忠利;之教使社会维持稳定的秩序,有礼而不烦,相凉而不读,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结合得恰到好处而不流于一偏,因而是后世难以企及的最高的外王理想。至于三代之治,则是因时制宜,或质或文,崇质者文不能副,尚文者质不能充,虽然告本于亲亲与尊尊的原则,着服于和谐与秩序的结合,但在实际的运作上总不免流于一偏。比如夏代过分地强调亲亲,先赏而后罚,先仁面后义,这就产生亲而不尊、朴而无文的偏向。殷代承夏之敝,矫枉过正,先罚而后赏,先义而后仁,过分地强调尊尊,这就产生了尊而不亲、荡而不静的偏向。周代承殷之敝,反其道而行之,尊礼尚施,过分地强调亲亲,这又和夏代一样,产生了亲而不尊的偏向。

依据《表记》的这种论述,程颐提出了“四三王而立制”的外王理想。《粹言》卷一记载:“子日:“三代而后,有圣王者作,必四三王而立制矣。’或曰:“夫子云三重既备,人事尽矣,而可四乎?’子曰:“三王之治以宜乎今之世,则四王之道也。若大建玄为正,则事之忙缪者也。’〝程颐认为,三王之法,各是一王之法,后世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四三王而立制”,不可照搬硬套,墨守成规,但就三王之法的根本精神而言,则是顺理而行的直道,如忠质文之所尚,子丑寅之所建,目的都是为了合理地处理尊尊与亲亲之间的关系。秦强以亥为正,违背了三王之法的根本精神,专用武力来把持天下,这就成了事之悖缪者的荀道了。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易经 卦象 说卦 外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