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文化是我国先民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的经验总结,堪舆符号的初始形态比较简单原始
堪舆文化是我国先民认识自然、与自然相处的经验总结,堪舆符号的初始形态比较简单原始,符号的对象是上古先民从身处的环境中提取出的环境要素,也就是说初始的堪舆符号是缺少符号发送者的自然符号,符号接收者首先需要对符号进行符号化,才能对其进行解释。
人类对事物进行符号化的过程首先就是对符号对象进行模仿,也就是通过符号与对象之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像似关系,将符号与符号的对象联系起来。与对象之间存在像似关系的符号,皮尔斯将其命名为像似符号 (icon),并根据像似关系的不同将像似符号分为形象式、图像式和比喻式三类像似关系。形象式像似指的是符号与对象在外形上具有相似点,图像式像似指的是符号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对象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似的,比喻式像似在三种类型中最抽象,其符号与对象之间在一些品质上具有相似点。许多堪舆符号与对象之间即存在上述的像似关系,“形势派”堪舆的堪舆符号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这一派以堪舆符号描绘山川河流的形态走势,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像似关系尤其突出,主要体现为形象式像似和比喻式像似。
很多直接描墓自然环境形态的堪舆符号属于形象式像似符号,比如上文提到的“龙”符号就很有代表性。龙是上古先民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新华字典》对“龙”字的解释是“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从外形上看,龙的身体很长,并具有奔腾飞动的姿态。在堪舆符号体系中,“龙”符号的对象是大地上连绵起伏的山脉,山脉从形态上看绵延千里、高低起伏,“龙”符号与对象在外形上非常相似,具有形象式像似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古代堪舆理论著作中已经有所论述,比如《管氏地理指蒙》中提道:“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 这也解释了古代堪舆家以“龙”符号指称山脉的原因,首先是二者在外形上具有像似性,“龙”符号是形象式像似符号。
同时“龙”符号与对象之间也具有比喻式的像似关系,《地理人子须知》中对这一点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地理家以山名龙,何也?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支垅之体段不常,咫尺之转移顿异。验之于物,惟龙为然,故以明之,取其潜、见、飞、跃,变化莫测云尔。” 也就是说除了山脉与龙外形上的共同点,古人也认为山脉的起伏变化与龙千变万化的特点具有像似性。在堪舆理论中,山脉是大地生气在地表行动的轨迹,因为山体中包含着生气,所以山脉仿佛有生命,它的起伏、朝向、显隐、顺逆等各种姿态的形成仿佛都是它的“主体意识”使然。因为这种“主体意识”,山脉可以呈现昂扬向上或垂头丧气的姿态,对于某处环境可以环抱有情或是无所留恋。
由此古代堪舆家们根据山脉的动态和“精神面貌”,对“龙”进行了分类以不同的符号来形容情态各异的山脉,比如明代徐氏兄弟在《地理人子须知》中,整理了历代堪舆典籍对于“龙”形势的分类,将“龙”符号分为十二类,即十二“格”(参见图 1-2),其中包括形态灵活、有起有伏的“生龙”,山脉起伏模糊、形态僵硬的“死龙”;器宇轩昂、形态健壮的“强龙”;山脉形态细瘦险峻的“弱龙”,山脉起伏均匀有序、逐渐增高的“进龙”,此外还有“顺龙”“逆龙”“退龙”“福龙”“病龙”“劫龙”“杀龙”由此可见,因为生气的存在,堪舆理论中的山脉拥有了原本是生命体才具有的思想意识,因此造就了山脉的灵韵和动态,这与龙作为一种神兽的意识情态是类似的,二者之间存在品质层面的相似性,这比上文讨论的形象式像似更加抽象,属于比喻式像似,于是堪舆符号的像似性在“龙”符号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