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古代山水城市的重要地志文献举要——地理总志类:《括地志》、《元和郡县志》
1、《括地志》
全书550卷,序略5卷,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地理总志,历时5年,于贞观十六年(642年)编撰完成。该书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與地志》两书编撰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字记》开了先河。(括地志》依据《贞现十三年大簿》的可靠原始记录,对唐朝最盛时期的1557县,360州,10道的行政建置沿革作了全面记述,并兼记其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以及人物故事等。书成之后,在唐北宋两代得到广泛应用,抄引,这充分反映了它的内容价值。可惜的是,全书在南宋时已经亡佚。清嘉庆二年(1797年),孙星衍曾就唐、宋人征引的《括地志》遗文辑为8卷,刻在《岱南阁丛书》中,这是流传至今最初,也是惟一的辑本。对于研究古代山水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元和郡县志》
作者为唐朝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此书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写成于唐完宗元和八年(813年),是正史地理志的扩充,但较为简括。
此书原有图和志共40卷,又日录2卷,总计42卷。它以贞观十三年(639年)大簿规划的十道为纲领,配合当时的四十七镇,每镇--图一志,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治革,山川,盐铁、恳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可惜图的部分,在北宋时就亡佚了。志的部分,在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亦有缺佚,今天留传下来的只有34卷。
《元和郡县志》是李吉甫的刻意之作,也是他的仅存之作。李吉巿曾辑录两汉、魏、晋、周、隋故事,记其成败得失为《六代略》30卷,著有《十道图》10卷,古今地名》3卷,《删水经》I0卷,又录当代户、赋,兵籍为《元和国计簿》10卷,最后以他卓越的史地知识与他的行政经纶相结合,撰成《元和郡县志》一书。
李吉甫认为: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则莫若版图地理之为切:而审户口之丰耗,辨州城之疆理,又为编撰地志的主要内容。因此,元和郡县志》的独特之处,在于全书着重论述”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方面。
李吉甫裒集汉魏六朝各家地记,又采(水经注》及《括地志》,以叙述山川城邑,具有很准确的历史资料价值,也是研究古代山水城市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把《元和郡县志》和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字记》、王存的《元丰九城志》,欧阳憨的《與地广记》,南宋王象之的《與地纪胜》以及祝穆的《方與胜览》等作了比较,认为还是《元和郡县志》的体例最好。它既是一部集魏晋隋唐方志发展大成的代表作,也可视为富有特色的中国方志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