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的基础就是对环境本体的认知,对于古代、今天、未来都是一致的
西方在经历了上百年细化分科之后,割裂整体的做法受到质疑,学者们重新意识到综合研究的重要性。西学东渐,中国当今状况,我们也看到了地方性与民族性的不断同化,人与自然对立导致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所以单纯利用西方营建体系,显然不适合中国环境的良性发展。但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也应看到今天作为新的社会体制、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存方式、新的技术条件,风水必然是要变化和重新诠释的,而这种更新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这不是时下完全西化而来的环境艺术,而是适于本民族发展、保持本民族特色基本现代生活需求、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人类发展的现代环境艺术,并能够对现实生存环境建构具有艺术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同时也应看到风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同任何实践性学科一样都会因人为意愿或利益驱使而存在某些牵强附会的因子也会因为传承中的不断演绎和社会背景的改变而融入更多的庞杂因素。所以本书从艺术角度出发也是试图尝试抽丝剥茧,围绕其核心价值,使风水主流思想的审美精神重新焕发。
因此本书的撰写是建立在如下基本观点之上的:
1.风水是中国传统环境营建的基本理念和依据;
2.风水与现代环境艺术有着相似的实践范围;
3.全盘西化的现代环境艺术并不适合中国文化的延续和中国环境的确立;
4.风水中的诸多理念和手段都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5.风水的艺术核心规律对当代环境艺术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中国风水的发展脉络、风水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环境生态、环境心理环境美学、艺术设计两个大板块为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建构三个具有递呈关系的主章节。
风水源起。环境艺术的基础就是对环境本体的认知,对于古代、今天、未来都是一致的。而环境本体包括自然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意识背景。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仅是环境艺术的平台,同时也是环境艺术所体现的内容。
风水与环境艺术营建。风水并不止于古代,但古代的环境设计能够更为纯粹地反映出风水生成流变、发展规律以及内核设计思想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进行城市营建体系,建筑环境营建体系和风水色彩装饰系统的研究。
环境艺术建构。按照风水的认知模式和核心设计思路进行环境艺术的建构提出环境艺术建构思路,明确环境艺术概念与内涵、解读环境艺术设计依据,剖析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从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范式和美术学发展定位。
结语部分,总结了从风水到环境艺术的必然规律,并提出环境艺术的作用机制、美学特征与发展目标。
从风水中自然而生的现代环境艺术是全书建构的核心思想和撰写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