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论《周易》 顾颉刚是我国 20 世纪20 年代出现的“古史辦学派”创立者之一
顾颉刚论《周易》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市人。他的祖父一生专治小学,父亲爱好文史,二人皆寝馈于儒家经籍。顾额刚自幼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15 岁时已读完《诗经》《左传》,此后又通读五经,打下坚实的汉学基础。1920 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任北大研究所国学系助教。1923 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从而引发古史大论战,并主编《古史辦》。他的治学面涉及甚广,主要为古史史料考辨,民俗学、边疆史、民族史、民间文艺等方面,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及禹贡学会,从事历史地理研究。解放前他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单位任教授或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员等职。
顾颉刚是我国 20 世纪20 年代出现的“古史辦学派”创立者之一。他通过考辦史料,推翻了1日史学所建立的“三皇五帝”这一古史系统,在史学界影响很大。
对于他数十年中矻砣从事的古史研究,以及他提出的疑古学说,史学界虽有不同意见,但整个来说,顾颉刚所致力的古史史料考辦工作,对人们进一步研究古史,是大有神益的,应该说,他所做的古史史料的辦伪工作,对于新史学具有批判继承的价值。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论(易系辞〉中观象制器的故事》《讨论(易经〉的信》等文章,是顾颉刚 1930 年前后发表于《燕京学报》及《蒸大月刊》上的易学论著,后收人《古史辦》第三册。
这是他于 1923 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见解之后,为继续深人考辨古史,并准备对旧史学进行系统清理这一构想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还提出撰写包括《帝系考》《王制考》《道统考》《经学考》等被称作“古史四考”的计划。上述有关周易研究的文章即属于《经学考》部分。
《易经》在过去被列为六经之首,但《易经》卦交辞艰深难解,疑团甚多,使人无法对此书的性质、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做出明确的判别。顾颉刚的研究,在这些问题上,都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顾颉刚对于《易经》卦爻辞中的“丧羊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这五条含义晦涩注释纷纭的交辞逐条加以考辨,揭示了其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背景,弄清了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用顾颉刚的话来说便是:借了这一星的引路微光,更把它和后来人加上的一套故事比较,来看明白后人的古史观念。
”顾颉刚在文章中,通过引证近人王国维《殿卜醉中所见的先公先王考》和《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天问》中的有关记载与王国维的判断,我寻出《易经》交辞中“丧羊于易”“走牛于易”的用语,实于商人的祖先王交的经历有关,揭出这一卦爻辞中隐去了“王交作服牛,、王交率南之先人“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有易杀王交,取仆牛”的史实,隐去了这个自商初起直至周秦之间流传一千多年的史实,实为秦汉人鼓吹“三皇五帝”观念开了方便之门。顾额刚说:“古史系统的伸展,使得原有的名人失色,这是一个例子。”同样,在“帝乙归妹”这一交辞中,“帝乙归妹”的故事也早已湮没无闻,顾颉刚引证《诗经•大明篇》加以考辨,证实此事乃与商周之际的史事有关,周朝自太王“居岐之阳,实始蒻商’,商王朝因受周的压迫,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以为缓和之计,故《诗经•大明篇》中有王季与文王娶般商王族之女为妻的史实与记载。
他认为:“《周易》中的“帝乙归妹”一件事就是《诗经》中“文王亲迎’一件事。并指出由于后人的传讹,“文王亲迎”这一件事却变化为商周二代的开国之看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因而此事的历史背景便与新古史观念有了瓜葛。其他如“箕子之明夷”“高宗伐鬼方”康侯用锡马蕃庶”等故事,顾颉刚皆有详尽的考证,通过这几件原为作《周易》卦交辞时代流行的大故事的考辨,证明这些故事实与商代与商末周初的史实有关,顾颉刚并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周易》的“著作时代当在西周的初叶。“著作人无考,当出于那时筆卜焱的官。著作的地点当在西周的都邑之中”。
对于易学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周易》一书的著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这些重要的问题,顾颉刚的回答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易传》,顾颉刚认为《易传》中的历史观念与《易经》中的历史观念“处于绝对相反的地位。”认为:“易经中是断片的故事,是近时代的儿件故事,而易传中的故事,却是有系统的,从逐吉说起的。”因此产生于西周初叶的《易经》中自然不会反映诸如尧舜禅让,汤武革命,封神大典,观象制器这些儒家道统的观念,而著作时代“至早不得过战国,迟则在西汉中叶”的《易传》,则充满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汤、文、武的事迹,由此说明《易经》与《易传》“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它们的时代不同,所以它们的思想和故事也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