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之法——观色,本真的神色稳定而安然,周易告诉你如何观察人的观面知命,观色知事?
[原文]
四日观色。观色者,观其外色也。内心所畜①,每现于面,虽欲掩之,中志不从。常民则有喜、怒、欲、惧、忧之色,而充备一德者,亦自有其符验也。
民有五性:喜、怒、欲、惧、忧也。喜气内畜,虽欲隐之,阳②喜必见;怒气内畜,虽欲隐之,阳怒必见;欲气内畜,虽欲隐之,阳欲必见;惧气内畜,虽欲隐之,阳惧必见;忧悲之气内畜,虽欲隐之,阳忧必见。五气诚于中,发形于外,民情不隐也。
[注释]
①畜:同“蓄”,蕴蓄。
②阳:表面的,表露在外的。
[今译]
四是观色。所说的观色,就是观察人的脸色。内心有所蕴蓄,往往表现在脸色上,即使想要掩盖,内心也不会听从。普通人都有喜悦、愤怒、欲求、恐惧、忧愁的神色,而充分具备某一种品德的人,也自有相应的表现。
百姓有五种天性,即喜悦、愤怒、欲求、恐惧、忧愁。喜气蕴蓄在心里,即使想要隐藏,外表上也一定会显露出来;怒气蕴蓄在内心,即使想要隐藏,外表上也一定会显露出来;欲望之气蕴蓄在内心,即使想要隐藏,外表上也一定会显露出来;恐惧之气蕴蓄在内心,即使想要隐藏,外表上也一定会显露出来;忧愁悲伤之气蕴蓄在内心,即使想要隐藏,外表上也一定会显露出来。这五种情绪如果确实蕴蓄在内心,就会流露在外表上,所以百姓的情感是无法隐藏的。
[原文]
喜色油然以生,怒色拂①然以侮,欲色呕②然以偷,惧色薄然③以下,忧悲之色累然而静。
诚智必有难尽之色、诚仁必有可尊之色,诚勇必有难慑之色,诚忠必有可亲之色,诚絮必有难污之色,诚静必有可信之色。
质色皓然固以安,伪色缦然④乱以烦。虽欲故之中,色不听也;虽变可知。
此之谓观色也。
[注释]
①拂:同“佛”。
②呕(xi): 和悦。偷:轻浮,不庄重。
③薄然:急迫的样子。
④缦然:纷杂的样子。
[今译]
喜色的特征,是产生得特别自然顺利;怒色的特征,是在恼火中带着轻慢乃至蔑视;欲求之色的特征,是在向往的和悦中带有轻薄之态;恐惧之色的特征,是在惊愕中突然降下脸来;忧愁悲伤之色的特征,是在重重压力之下反而趋于安静。
真正的智慧,一定会有难以完全表达的神色;真正的仁爱,一定会有令人尊敬的神色;真正的勇敢,一定会有无所畏惧的神色;真正的忠诚,一定会有令人亲近的神色;真正的廉洁,一定会有难以玷污的神色;真正的安静,一定会有值得信赖的神色。
本真的神色稳定而安然,伪装的神色混杂而纷乱。即使想把它们隐藏在心中,脸色也不会听从;即使想表现出另一种神色,别人还是看得出来。
这就是所说的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