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符命中的造假问题?符印就应运而生了
如何解决符命中的造假问题?人们从作为凭证的印鉴、符节中获得启发:符命既然是天意,上天必然会授予某种信物做凭证,这就是符印。汉人刘熙的《释名》云;“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
符印有两种,一种是天神之印,传世的这类汉印有天帝之印、天帝神、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这种印常常印在符命上以及其他天帝敕令、镇墓文上。旨在验明正宗,表示决非造伪。实际上,仍然是自欺欺人,但古人却信以为真。另一类是天使之印。与天神印不同,天使印不是天神本人的印鉴,而是传达天神旨意者的凭信。这种印旨在说明持有者充当天使的身份,以证明其具有通神的本领,所言不虚。这类汉印有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但最常见的还是天帝使者印以上两种类印并不仅仅用于符命,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祈攘也常常使用它,之所以通称为“符印”,是因为它代表着上帝、天神的旨意,而不仅仅用于帝王的符命。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符印还不是道教符印,但二者有渊源关系。后来道士作法时用的符印,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符印既然是天帝所授,天帝与日月同寿,那就不能使用汉隶,面必须用最古老的文字。汉人不知道有甲骨文和更早的刻划符号,他们认为最古老的是篆书,当然,作为此类印文的篆书决非一般的大篆小篆,它出自天神,必须具有仙迹,即所谓的云篆、凤篆、鸟篆、玄龙石文,或者,干脆自创一种谁也不识的“天篆”,以增加这种印文的神秘感和权威性。据称,秦始皇用和氏璧造“传国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由于始皇认为自己的权力得自天命,其印文用的也是云篆、鸟篆。叶梁宝《摹印传灯》卷上引姚晏的话说:“鸟头云脚,秦时为传国玺。”清人吴骞认为这类字体便是六国时的芝英书;“芝英书,六国时名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刻符书为鸟头云脚谓之小篆。”
不仅符印玄妙淳古,龙飞凤翥,连符文也跟着变成“自然之文",以与天授的身份相符合。《汉书·元后传》云;“冠军张永献符命铜璧,文言:‘太皇太后当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莽乃下诏曰:予视群公,咸曰休哉。其文字非刻非画,厥性自然。予伏念皇天命予为子,更命太皇太后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协于新室,故交代之际,信于汉氏。哀帝之代,世传行诏筹,为西王母其具之祥,当为历代为母,照然著明。予祇畏天命,敢不钦承?”(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符印所使用的古篆,符文中“非刻非画,厥性自然”的文字,成为后来道符符号的直接来源。《云笈七籤》卷六“十二部”云:“神符者,即龙章风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还有所谓“自然之字”:“乃迴天九霄白简青箓,上圣帝君受于九空,结飞玄紫气,自然之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勾勒出从天命到道符的发展线索:符印道法符印天命思想占卜→符瑞→符命→符印道符符文不过,不要误解为道符就仅仅遁这条线发展而来,事实上,道符的来源是多元的,上述线索仅仅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