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筮知识

汉代《易》学的兴衰概况:汉代产生的《易》与老庄相结合的做法成了魏晋玄学的方法论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易》在汉代,曾经盛极一时。西汉,不仅儒家《易》学上升为官方显学,而且汉代兴起的新式象数《易》学京房《易》学同样列于官府,这种新式象数《易》学是先秦阴阳《易》学与五行思想结合的产物,它成为汉代预测学的大宗之法。由于儒家《易》学的盛行与新式象数《易》学的兴起,先秦筮占之学逐渐为世人所淡忘,最后失传于东汉。西汉晚期,儒家义理《易》学已经发展到变异的地步,诞生出《易纬》之类的迷信妄诞思想来,官方儒家《易》学从“学”的角度而言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于是,东汉儒者开始抛弃谶纬附会说《易》之风,改用在西汉时代受到官方冷落而流散于民间的费氏《易》学说《易》方法:“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中马融、郑玄、荀爽等人都研治传习起费氏《易》,于是费氏《易》学大兴。由于费氏治《易》本以筮占见长,因而费氏《易》是“术"与“学”相兼,颇有孔学古风。与只讲占候少谈儒理的京房《易》学相比,显然在义理上要胜出许多,故而虽处民间,却不鸣自彰。当它被东汉经师们援为治《易》新法之后,京氏《易》因此而衰。至此,西汉始列的四家《易》学实际上全都衰落了,只有原先散处民间的费氏《易》仍被人们所重视。个中原因,当然与各家学说的义理的完备性和生命力有关。然而,即使是费氏《易》学方法也没能使东汉《易》学真正振作起来,因为当人们企图用费氏《易》学思想来诠释《周易》古经时,发现仍有不少问题已是彼此异见纷呈,难以说清楚了。因而,从“学"的角度而言,费氏《易》学对真正解明《周易》已表现出无能为力。此中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费直说《易》原是以“十翼"为依据,而"十翼"原本是儒家著作,虽然其中包含着许多先秦的象数理论内容,于东汉时代的人而言.先秦筮占理论早已失传,即便是面对关于先秦象数理论的文献大概也是相见不相识,更何况思想中一直以儒家义理为根底的经学大师们。

汉代《易》学的兴衰概况:汉代产生的《易》与老庄相结合的做法成了魏晋玄学的方法论

为了能解通《周易》,郑玄援用了五行思想,荀爽发明了“乾升坤降”说,虞翻提出了独特的“卦变”说,奇招迭出,企图用某种“体例”(或工具)来作为通融手段,结果却离《易》越来越远。这种做法在后来成了王弼攻击汉《易》为妄诞伪说的一个证据。

汉代还出现了《易》学思想与老庄相结合的做法。西汉严君平著《道德经指归》,引周易》经传文意,解释老子的《道德经》。他的弟子扬雄著《太玄》,在杂糅《易)学与老庄思想的基础上,乘着汉代五行学与《易》学结合的大势,企图构筑一种新型的宇宙哲学体系。

汉代《易纬》中,象数思想也与老庄的“无"“有"思想结合。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运用阴阳变化之道的理论指导炼丹,成为道教《易》学著作的典型代表。汉代产生的《易》与老庄相结合的做法成了魏晋玄学的方法论先声。


热门预测(预测加微信:guoyitangapp)
易学理论 魏晋玄学 汉代易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