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以易解道”的文化现象产生呢?下文探讨道家的学派渊源潜藏着以易解道的种子
从上面的例证可知,自道教问世以来,为了感悟大道的性状、功用,建立基本的信仰体系,道门中人以及祟道皇帝积极地以易学思想注疏《道德经》。这种注疏不仅表现在对《道德经》最为基本的概念“道”的解释上,而且贯穿到整部《道德经》的许多方面,经过众多道教学者和崇道帝王的阐发,易学思想与“大道”理论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一正如现代一些计算机爱好者玩“软件”一样,两个思想符号系统被巧妙地“兼容”了。这的确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面对这样一种历史事实,不同立场的人们也许会作出差别甚大的评价;但不论情况如何,探寻一下这种文化现象发生的原因,这或许可以发现新的奥秘。为什么会有“以易解道”的文化现象产生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三大原因。
道家的学派渊源潜藏着以易解道的种子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以易解道的文化现象既然首先表现为道门中人以及崇道皇帝对老子《道德经》的注疏之中,我们追溯原因,也就不能不考虑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本身的思想文化渊源与特征。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对道家经典进行概括时曾经谈到他们的出身以及思想主张的特点。他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意思是说,道家这个流派是由“史官”出身的人建立起来的。什么是“史官”呢?史官就是古代主管文书、典籍的官员。《周礼》春官之属有所谓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等。他们的职事有所不同,但对于古代文化典籍却都相当熟悉。按照班固的看法,道家正是从这样的文化官员当中产生的。依据班固的观点,早先的道家人物由于当史官,对古今历史中的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有很深的感受,所以他们能够“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即掌握纲领要义,抓住根本,以清静空灵为守身的原则,以谦卑柔璇为律已的规范。班固的看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道家学派的奠注人老子就是史育出身。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潜子是楚国苦县四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文中新谓“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日国家图书馆馆长,在古代也属于史官一类。据说,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到周朝的时候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古礼”。后来,孔夫子十分感叹地对他的弟子们说:“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啊!”这充分表现了孔夫子对老子的敬慕,也反映了老子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史官出身的道家人物与《易经》是否有关系呢?当然是有的。班固曾言及,道家的思想特点是以《易》的“谦卦”为行事的基本宗旨,说他们可以“一谦而四益"。这话是班固对道家作了比较全面考察之后得出的。实际上,如果我们进一步稽考其它古史记载,就会看到,原来的“史官”不仅对历史了如指掌,而且对《易经》也是很精通的。《春秋左氏传》昭公三十二年载,昭公死的时候,晋国的军事统帅赵简子向当时的著名史官一史墨咨询。史墨告诉赵简子:“国家社稷没有永恒的供奉,君王臣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啊?”在发出这样的议论的时候,史墨还运用《易经》原理进行分析,他说:“在《易》卦,雷承乾曰大壮兰,天之道也。”这是根据《易》“大壮卦”的卦象而说的。“大壮”之象兰,下为乾,上为震。乾为天,震为雷。雷在天上震响,所以说“雷承乾”。史墨运用《易》大壮卦象是为了告诉赵简子:事物在大为强盛的时候,必然走向反面。就处世而言,如果不能守谦退之道,就会招致失败。像这种例子,在《左传》《国语》中有不少描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史官的确有很好的易学素养。道家既然出身于史官,继承这种文化素养也就不足为奇了。就老子来说,他当了国家图书馆馆长,在那个时代应该算很有学问的,《易经》这样的奇书,国家图书馆一定会有,而老子也必定认真研究过。
宋代的易学大师邵雍说,老子“知《易》之体”四。邵雍的话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充分根据的。我们读《道德经》,可以发现其中不仅沿用了许多《易经》的卦名,如损、益、泰等等,更重要的是那用洗炼的格言所写成的篇章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辉光,这与《易经》无疑是有密切关系的。
老子的后继者尹喜、列子、庄子可以说也都是易学专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或论易之道,或运用易学象数来象征事物。甚至他们的许多传说往往也蕴含着易学的哲理。例如尹喜的传说便具备了这样的奥妙。
尹喜,字公文,据说母亲生他的时候,梦见天降虹光环绕在她的身上,当他初生的时候又有一个光球飞飘在他的周围,后来他的眼睛中隐隐约约有个小太阳。道典记载,尹喜天生异质,从小就喜爱易学卜篁之书。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知晓风云变幻,人间祸福。长大后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由于心性清明,他喜爱隐修。在遍游名山佳水之后,他选中了终南山北麓,周至县神就乡的闻仙里,即今楼观台,结草为楼。当时的周康王听说了尹喜的才学,把他请到皇宫,封他为上大夫。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日,尹喜观星望气,看见一股紫气由东向西徐徐而来,并且发现“天理星”从启明星座一线沿着二十八星宿的“昴星”而过。
他缓缓沐浴,凝神存想,然后依据《易经》卜筮推理,断定那“紫气”是吉祥之气,认为“天理星”是先圣之星,应该有个大圣人从东向西而行。于是,他辞去朝官,请求到函谷关当了关令,在这里等候圣人的到来。就在这里,尹喜见到老子,并且诫恳地把老子请到楼观台。老子向尹喜传授了五千言《道德经》
以上“事迹”散见于《犹龙传》《混元圣纪》《云笈七签》等书中,在当今的道门中人中也广为传颂。其中既有某些事实的因子,又有许多后人的修饰附会。我们当然不会把这些传说当作“信史",但是这些传说对于探讨道教信仰者如何“以易解道”的原因问题却有特殊的意义。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传说明言尹喜通易学卜筮之道,二是尹喜到函谷关是在观星望气之后而作出决定的。“观星望气”是古人判断事物吉凶征兆的一种方法,它可能先于《易经》卜筮,但后来易家又把这种方法纳入易学占卜体系之中。“观星望气”在原则上与伏羲画卦时的“观物取象”法度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在尹喜的传说中确实潜藏着易学的内容。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尹喜是直接受学于老子的门生,后来道门中人也尊尹喜为神仙。尹喜的活动在道门中人的心目中显然具有“示范”意义,他精研易道,后继的道教门人受到启发,把易学的象数义理贯注于老子《道德经》的注疏之中,这是合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