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易》道,它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之中
表面上看来,在《周易》的结构形式中,传是解经之作,依附于经而存在,应该是经为主体而传为从属,但是就思想内容实质以及所体现的文化意义而言,经却是依附于传而存在的,正好颠倒过来,传为主体而经为从属。自从《易传》按照以传解经,牵经合传的原则对《易经》进行了全面解释之后,《易经》原来所具有的那种宗教巫术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 义便完全改变了,其卦交符号与卦交群只是作为一种思想资料依附于传而存在,被《易传》创造性地转化成为具有人文理性特征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义。由于《易经》的卦交符号与卦交群含义模糊,暖味不明,相互之间本无内在的逻辑联系,《易传》的解释往往不能自圆其说,矛盾牴牾扞格难通之处甚多,这就产生了不少的歧义。
为后人进一步的解释留下了大量的余地。其实后人的解释也往往陷人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无论怎样殚思竭虑,耗费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弥合经传之间的纰漏,从文字上和逻辑上把《周易》全书的内容讲通。但是,在两千多年来的易学研究中,除了个别的例外如南宋的朱熹,几乎所有的人都遵循着《易传》的思路,以传解经,牵经合传,从来没有考虑到应当摆脱传为经所涂的粉墨脸谱,去闻明《易经》的本义,恢复历史的真相。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说明人们研究《周易》的目的和兴趣所在主要是传文的解释而不是经文的本义,传文受到重视的程度要超过经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传文的解释中蕴含着一种立足于人文理性的《易》道,贵穿着一种代表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人们遵循《易传》的思路去做进一步的解释工作,主要是为了把这种思想精髓与价值理想完整地继承过来,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思考的精神的原动力。正是由于古人对《周易》具有这种共识,所以由《易传》所开创的易学传统才得以绵延不绝,久而弥新,而中国文化的中坚思想也在历代易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发展为一道生命洋溢、奔腾向前的洪流,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了不可动播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易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就是蕴含于《易传》之中的《易》道对各个文化领域在外延上的扩展以及在内涵上的渗透,广泛地涉及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科学技术、医学、文学艺术、史学诸多门类。
所谓《易》道,它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命题之中。
这是一个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总规律,一切事物的复杂性,一切事物的变动性,都受这个统一规律的制约。《易传》反复强调,这个总规律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手密。就其外延上的扩展而言,广大悉备,无所不包。《系辞上》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还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但是,就其内酒而言,却凝聚收缩而为一。《系辞下》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这个一即本体之一,此本体之一对现象之多起着主宰支配的作用,哲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把主宰支配天地人三才的阴阳变化之道探索出来。如果掌握了这个易知、易从的阴阳变化之道,那就能够以简驭繁,抓住事物变化的要领。由此可见,这个《易》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