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汲
一、概述
在周易的体系中,“可用汲”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意象。《易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它通过卦象、爻辞等方式来传达对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可用汲”这一表述虽然简短,却能够从多个角度与周易的思想相联系。
二、“汲”的意象与卦象关联
水与井卦
在《易经》中,井卦与“汲”有着密切的关系。井卦的卦象是巽下坎上,坎为水,巽为入。井象征着源泉,人们从井中汲水,这是一种获取资源的行为。就如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从各种资源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井卦的初六爻辞“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表示如果井中都是泥,无法汲出干净的水,就如同旧有的资源或者方法已经不可用,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源泉,也就是新的“可汲”之处。
而当井卦发展到九三爻辞“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这里的“可用汲”体现出一种转机。当井被清理干净(井渫),水就可以被汲取了,这就像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经过整顿后,自身具备了被利用的价值。如果处于高位者(王明)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让大家都受益。这反映出在周易的思想中,事物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合适的阶段就会出现“可用汲”的情况。
汲水的过程与人生的努力
从实际汲水的过程来看,需要有工具(如绳索、水桶等),这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为了获取某种资源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段和能力。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或者能力不足,就难以实现“汲”的行为。例如在学习知识(可视为一种“汲”取智慧的过程)时,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工具),才能有效地从知识的“源泉”中汲取智慧。
而且,汲水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不是轻松就能完成的。这象征着在人生中,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周易的观念里,这种努力是符合天道的,只有通过积极的作为,才能实现“可用汲”的目标。
三、“可用”的条件性
时机的把握
在《易经》的思想体系中,时机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可用汲”中的“可用”首先要考虑时机是否合适。例如屯卦,其卦象表示事物处于初生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虽然有潜在的资源可以“汲”取,但可能由于时机不成熟,还不能贸然行动。屯卦的爻辞中有很多关于等待时机的描述,如“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有资源存在,但是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去“汲”取,否则可能会遭遇挫折。
不同的卦象和爻辞组合,都在暗示着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可用汲”的时机是不同的。例如乾卦的初九爻辞“潜龙勿用”,此时虽然有龙的潜力(可视为一种强大的资源),但时机未到,不能“用”,也就是不能去积极地“汲”取或者发挥。只有到了合适的阶段,如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才开始有了可以行动(“可用汲”)的迹象。
自身的准备
除了时机之外,自身的准备也是“可用”的重要条件。如果自身的品德、能力等方面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即使有资源摆在面前,也难以实现“可用汲”。例如谦卦,它强调谦虚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谦虚的品德,才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相处,从而有机会从各种人际关系和环境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如果一个人骄傲自满,就会堵塞自己“可用汲”的通道。
从能力方面来看,比如在解卦中,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可视为一种从困境中“汲”取解脱之道的过程),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即使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汲之物)存在,也无法真正实现“可用”。
四、总结
“可用汲”在周易的语境下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概念。它涉及到卦象的象征意义、汲水的意象与人生努力的关联,以及“可用”所需要的时机和自身准备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可用汲”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易经》中所传达的关于如何获取资源、把握机遇以及提升自我的智慧。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还能够让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周易所蕴含的宇宙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