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可则也
一、概述
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中,“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易经》作为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与智慧的经典,对人的志向有着独特的解读与启示。“志可则也”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志向所应具备的特性以及在周易理念下的价值判断。
二、周易中“志”的内涵
与卦象的联系
在许多卦象中都体现了对“志”的关注。例如乾卦,乾为天,象征着刚健进取。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自强不息”就是一种伟大的志向。君子以乾卦的精神为准则,其志向就是要像天体运行那样,不断奋发向上,永不停息。这种志向源于乾卦所蕴含的阳刚之气和积极进取的力量。
再看坤卦,坤为地,具有柔顺、包容的特性。坤卦之人的志向往往与辅助、承载相关。其“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出一种以宽厚的品德承载万物的志向。这种志向不是争强好胜的,而是默默奉献、包容万物的,是与坤卦的卦德相契合的。
从爻辞看“志”
爻辞中也经常提到“志”。比如屯卦,屯象征着事物的初生阶段,充满了艰难险阻。在屯卦的爻辞中,“虽磐桓,志行正也”。这里指出,即使在困难重重、徘徊不前的时候,志向也要保持端正。这表明在周易的观念里,志向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不因为外界的艰难而改变自己纯正的志向。
又如履卦,履卦强调谨慎行事。其爻辞中关于“志”的表述,提醒人们在践行志向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遵循一定的规则。这说明“志”不是盲目冲动的追求,而是在遵循道德、礼仪等规范下的积极追求。
“志”与道德修养
在周易的体系中,“志”与道德修养紧密相连。一个人的志向反映了他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是损人利己、违背道德的,那在周易看来就是不可取的。相反,符合仁义道德的志向,如以仁爱之心济世、以正义之举匡扶天下等,才是值得推崇的。例如,中孚卦强调诚信,有诚信之志的人,在为人处世中秉持诚信的理念,这种志向是基于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产生的。
三、“志可则也”的意义
志向的准则性
“志可则也”意味着志向是可以作为准则的。这种准则一方面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当一个人确立了符合正道的志向,如追求知识、弘扬美德等,那么这个志向就会像一盏明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引他的行为。在面临选择时,他会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志向为标准进行判断。例如在事业选择上,是选择一份能够实现自己济世之志的工作,还是选择一份仅仅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志向作为准则,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一方面,志向作为准则也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社会中如果大多数人都有积极向上、符合道德伦理的志向,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比如在古代,许多仁人志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志向,他们的行为和品德成为社会的楷模,激励着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志的传承性
从家族或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志可则也”也有着重要意义。家族中的长辈如果有值得尊敬的志向,如对家族繁荣的不懈努力、对家族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等,那么这种志向就可以成为后代学习的准则。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着无数伟大的志向,如爱国之志、民族复兴之志等,这些志向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四、总结
在周易的智慧中,“志可则也”深刻地阐述了志向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内涵。通过对卦象、爻辞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志”在周易体系里与道德、行为准则、社会风气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正确理解和秉持“志可则也”的理念,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我们应当从周易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确立积极、端正的志向,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不断努力奋斗,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行。